社会科学是属于人文社科类的论文,欢迎各位人文社科专业的同学阅读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几点理性思考!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5篇《社会科学》,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论 篇一
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实证主义是以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创始者为代表。从研究特征来看,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把对“科学建构”的强调依赖于把自然科学作为理论构造的模式,从而达到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认为科学的目和研究成果的“可验证性”。[2]在方法论取向上,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且在很长时期里成为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只是把看作自然科学方法是去寻求自然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3]
2、人文主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以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这种方法论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本学科的独特性及其内在的规律,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而应确立属于自己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在韦伯看来,社会生活领域的独特性就在于,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是社会学的任务。”①
3、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马克思在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研究方法论上,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考察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再是单纯地在形而上的层面去对人文社会科学进行研究,而是去“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历史的内在联系和社会的结构性特点[5],认为人类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统一,人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等。[4]马克思在全面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圣的天国拉回到粗糙的世俗世界,使抽象的思辨和神秘的理论归于日常生活,归于人。
注释: 篇二
①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众鼎号·www.1126888.com》,2005年。载于,牛广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参考文献: 篇三
[1]马颖,蒲十周。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2]牛广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3]陈成文,陈立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向:从实证传统到另类范式[J]。社科纵横,2007(12)。
[4]闻凤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长白学刊,2010(1)。
[5]刘怀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特点,2014年版。
学习和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篇四
人文社会科学关乎人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学科,它既与自然科学存在着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论它延续着之前的某些科学的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由于方法本身的缺陷、局限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降低了研究的现实价值。这就使得研究者很难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甚至得出毫无研究意义的结论。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越来越注重于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去研究、解决某一人文社科问题。
结语 篇五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专题,我们面临的学术上的挑战是显著的。如何把握和应用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如何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各方面研究中找到自己独特的视角,如何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是我们在学习的实践中去寻求的,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较为系统的方法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5篇《社会科学》,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