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教案(优秀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4篇《《好好吃饭》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班《好好吃饭》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对情景表演以及图中的行为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玩偶,餐车,汤锅。
2、点心人手一份。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喜欢在幼儿园里吃饭吗?在幼儿园吃饭和在家里吃饭有什么不一样呢?
(2)在幼儿园里吃饭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项)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教育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1--洗干净的手不能再去摸别的东西。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2--远离热的汤锅。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3--吃饭的时候不能去碰旁边的小朋友。
3、观看教学挂图,对图片中的行为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进餐的安全知识。
教师:
(1)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吃饭。我们来看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2)你知道吃饭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吗?什么事会发生危险,是不能做的?
4、组织幼儿吃点心,鼓励幼儿应用所获得的安全知识。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点心,比一比看哪一个小朋友在吃点心时最懂得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是根据我班幼儿具体存在的问题所设计的,在活动中让每位幼儿通过观看课件来感受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孩子的反应很好,在活动后,孩子在用餐时也能尽量注意吃饭时要注意的问题。
《好好吃饭》教案 篇二
设计思路:
“吃”是孩子们天天都去经历的事情,我们要从小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良好品质。此次活动,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改编了歌曲《好好吃饭》,通过歌曲,让孩子们关注自己要好好地吃饭,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礼仪,体验自己进餐的快乐和自豪感。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体验快乐进餐的情感。
2、能掌握2/4拍子歌曲的特点。
3、理解歌曲内容,学会用欢快的声音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1、钢琴、录音带、录音机
2、图片4幅
3、黑板、透明胶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我们来进餐》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师:宝宝,我们进餐的时间到了——
二、 练声 c、d调;复习歌曲《水果歌》。
1 2 3 4|5 - | 5 5 5 | 5 5 5 | 5 4 3 2|1 - :||
餐前洗洗手, 洗洗洗 洗洗洗 餐前洗洗手。
准备好碗勺, 啦啦啦 啦啦啦 准备好碗勺。
饭菜喷喷香, 哈哈哈 哈哈哈 饭菜喷喷香。
三、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出示图片,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2、小结:原来,我们宝宝自己动手吃饭、自己进餐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更壮,长得更好。
3、教师与幼儿按歌曲节奏一边指图,一边念歌词。(钢琴伴奏)
四、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并发现这是二拍子的歌曲。
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呢?
二拍子节奏是怎样拍打的?
3、幼儿学唱歌曲。
a、幼儿用拍打二拍子节奏的方法轻声学唱歌。
b、鼓励幼儿用自然好听、欢快的声音去唱歌。(站着唱,看图片)
c、幼儿与老师一起边做快乐进餐的动作边唱歌。
4、集体面向园长、老师们表演唱歌。
五、在《好好吃饭》的音乐伴奏下,幼儿愉快地结束活动。
小班《好好吃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能用小勺自己进餐。
初步了解吃饭的常识,学会不挑食。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勺、碗、蝶等餐具;小熊、小猫、小狗、小猴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动物头饰,以情境表演《小熊请客》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2)提出问题:
①小熊邀请了哪些小动物到它家来做客?
②小熊把饭、菜装在什么地方?
③小动物们是怎么吃饭的'?
2、引导幼儿利用小勺、碗、碟,模拟练习使用小勺自己进餐。
3、指导幼儿操作《谁对谁不对?》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吃饭时是怎么做的,判断对、错并贴上"哭脸"或"笑脸"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用纸盒、可乐瓶等材料自制嘴巴大小不一的娃娃,提供小勺、珠子、米粒、花生、豆类等,让幼儿反复练习使用小勺。
2、家园共育:引导家长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餐具,不包办,不代替,鼓励幼儿自己进餐,达到家园要求一致。
教学反思
本活动适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进行。在表演自己吃饭的时候,教师应在旁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正确吃饭。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好好吃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对童话故事感兴趣,理解故事内容,愿意讲述句子:吃得真香呀!
2、知道吃饭要安静地坐着吃,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准备:宝宝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宝宝倾听故事《宝宝吃饭》,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教师:宝宝,你会吃饭吗?你知道宝宝是怎样吃饭的吗?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宝宝吃饭》。
3、通过提问和阅读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故事里的小宝宝是怎样吃饭的?谁来吃宝宝的饭和菜?后来,宝宝是怎样吃饭的`?
(2)教师带领宝宝边看书边讲述故事,鼓励宝宝讲述句子“吃得真香呀!”
移引导宝宝开展讨论:我们宝宝应该怎样吃饭呢?我们吃的饭菜都是农民伯伯和阿姨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怎样吃饭才不浪费粮食呢?
(3)教育宝宝要爱惜粮食,不挑食,不将饭菜撒在桌上和地上,不倒饭菜。
1、出示宝宝吃饭的图片,教师提问:宝宝,你们看这是谁呀?他在干什么呀?可是这个宝宝他吃饭不认真,他的饭菜被谁吃了呢?
2、老师讲述故事《宝宝吃饭》,宝宝倾听故事《宝宝吃饭》,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3、同左边3的内容。
活动反思:
对于我们宝宝班来说中午用餐是比较头疼的事情,一到吃饭的时候会有许多的状况出现:有不愿吃饭的、吃得特别脏的、饭倒掉的、不吃菜的……反正可以说没一天安安心心的,总是要花很多的心思和唇舌,目的就是要让宝宝学会自己吃好饭,吃饱饭,吃干净。而听故事是宝宝们比较喜欢的,在听了《宝宝吃饭》这个故事以后,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吃饭,可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宝宝们真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就在当天的用餐时情况还有点好转,可到了第二天就不生效了,照旧老样子。我知道如果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得需要时间,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宝宝发展地更好!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好好吃饭》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