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众鼎号整理的8篇《近似数教学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近似数 篇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七册96~97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末尾求近似数。2. 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3. 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意识。4. 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一些数量信息。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初步体会到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不同的。 加深学生对于近似数含义的体验,并认识和理解近似数。 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实际应用,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使他们体会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围绕内容的重点,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听讲、阅读、回答等活动,展开对“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领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识的要点。 让学生明确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是因为实际的需要。 及时总结,能深化认识,巩固方法,并形成比较全面的理解。一、初步感悟,认识新知。1.在读读想想中初步感悟近似数。 媒体演示:出示教科书第96页上第一个例题。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每幅图中的数字。(1)提问: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2)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学生交流、讨论。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字。像2709和1999这样的数,表示的事物的数量是准确的,我们就称它们是准确数;而有的时候,不可能用精确的数据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如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的是大约的数,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2.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认识近似数。(1)提问:在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平时注意了吗?你在哪里见过或者听过用近似数表示的例子?(2)学生收集的数量信息进行交流。(3)老师这里有几个例子请大家来判断一下。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②2002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至600万种;③我班目前在校学生46人;④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7东方水城7天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4)总结说明:在人口普查、统计人次、统计大宗事物数量等情况下,有时候没有办法得到一个非常精确的结果或者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就用近似数来表示。3.巩固对近似数的认识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求学生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说说哪些是近似数。(独立完成)(2)说说判断是“近似数”的理由是什么。4.揭示课题:这些近似数都是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并不是随意说出的,怎样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二、互动交流,探索方法。1.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谈话: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判断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2)出示教科书第96页上第二个例题。某市2004末全市人口统计的情况。①让学生读一读某市男性、女性及总计人数。②提问思考: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接近四十几万?尝试写出它们的近似数。(3)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得出近似数的呢?预设反馈:男性484204接近48万,女性486685接近49万①追问:你是怎样判断男性接近48万,女性接近49万的?预设反馈:484204的千位上的数是4,不满5,所以离48万近些;而486685,千位上超过了5,所以离49万近些。(4)小结:刚才你们在写近似数的时候,都非常注意千位上的数是几。①5千是一万的一半,千位上是0、1、2、3、4,说明不够1万的一半,因此写出的近似数是48万,这实际上是把万位后面的数都省略了,即把尾数4204舍去,改写成4个“0”,484204≈480000;②千位上是5、6、7、8、9,就达到或者超过了一万的一半,因此在省略万后面的数的同时,又在万位上加了1,成了49万,即把尾数6685改写成4个“0”后,还要向万位上进“1”,486685≈490000。③大家使用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请大家阅读教科书第96页最下面的底注,再在小组里讨论。④提问:那什么是“四舍五入”的方法?“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什么? 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决定是舍还是入?⑤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要用约等号,而不用等号?(5)指出:由于近似数只是比较接近原来的准确数,因此在准确数和它的近似数之间要用约等号“≈”连接。(6)练习巩固: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①学生读题,说说题意。对省略最高位后面尾数的理解。②学生按要求写出各数近似数。③集体评讲,同时选择其中的二三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教学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1) 出示前面判断近似数的数据。①2002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至600万种;②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7东方水城7天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2)请学生观察画线的这些数据,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为什么在生活中常见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3)尝试完成“试一试”并进行交流。着重交流:把一个大数目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时,各应看哪一位?写近似数时还要注意些什么?(4)小结: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舍还是入;用亿做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万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舍”还是“入”。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做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1.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2.出示 “想想做做”第5题。 (1)同桌讨论,再填写。(2)说说自己的想法。(3)说明:左边一题9万多的近似数是10万,说明千位上的数是5或6、7、8、9;右边一题39亿多的近似数是39亿,说明千万位上的数是4、3、2、或1,但不能是0。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请学生说说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再在班级里交流。
板书设计:近 似 数 484204≈480000 486685≈490000“四舍五入”法 283000≈28万 1970000000≈20亿 尾数最高位上的是4或比4小 尾数最高位上的是5或比5大 舍 入 向前一位加1
近似数 篇二
课题近似数课时班级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近似”的观念在小学数学知识里,有一个孕伏与发展的过程,在本课,第一次出现了近似数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他们学过的精确数而言的。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比较大小和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挂图、课件。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准备练习二、新课教学1、 接着数数。1998、( )、( )、( )9997、( )、( )、 ( )497、(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1001 996 1008( ) > ( ) > ( )205 306 402 ( ) < ( ) < (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出示例8的主题图。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小组汇报: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小组汇报: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2) 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个别汇报: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感受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时掌握近似数的写法。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3、组织活动3——猜一猜。(1)(练习十六第9题)提出题中的要求。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准备的卡片组成三位数或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近似数与生活的联系。三、课外训练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其实这样的游戏应用的也是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2)游戏规则: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3)进行第一轮猜数游戏。[设计意图]此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3、练习
P794、5、6
三、课堂作业P808、9
四、课后任务P807
近似数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
2.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
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教师谈话:,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出示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教师提问: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不满5,舍去,求得近似值数2.95.
学生讨论:2.953保留一位小数和整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3.0. 2.953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满5,向前一位进一得到3.
分组讨论:保留一位小数3.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3.781(保留一位小数)
0.0726(精确到百分位)
(4)讨论分析:3.0和3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投影出示)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5)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合还是人。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6)分组合作学习,填表。
在下表的空格里按照要求填出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4.3808
3.教学例2:1999年我国生产家用电风扇615814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1)教师提问:把615814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581400台=6158.14万台)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宇。
(2)做一做。
把24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教学例3:1999年我国生产水泥573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1)学生讨论: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独立改写成573000000吨=5.73亿吨≈5.7亿吨,并说出改写的方法。
教师提问: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1.4亿吨,并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如果小数位数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前几位小数。
(2)“做一做”第2题。
把75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做一做”第3题。
把345628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保留两位小数。
5.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要根据需要用( )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2.填空。
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 )位,6表示精确到了( )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3.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
5.28 12.71 4.86 7.05
4.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9.9564
0.9053
1.4639
5.(1)1999年北京市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共120100人,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
(2)1999年我国出版图书7320000000册(张),改写成用“亿册(张)”作单位的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合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五、布置作业 .
1.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3.47 0.239 4.08
(2)精确到百分位:5.344 6.268 0.402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保留一位小数:3672800000 648500000
(2)保留两位小数:4853900000 288160000
板书设计
例1 2.95保留二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2.953≈2.95
2.953≈3.0
2.953≈3
要注意: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例 2 61581400台=6158.14万台
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
例3 573000000吨=5.73亿吨 .5.7亿吨
在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
近似数 篇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
1、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的含义,体会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准备练习
1、 接着数数。
1998、( )、( )、( )
9997、( )、( )、 ( )
497、( )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 ( )
205 306 402
( ) < ( ) < (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 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的含义,感受到的作用,同时掌握的写法。
2、请你说说身边的,找找生活中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活动3——猜一猜。
(1)(练习十六第9题)
提出题中的要求。
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
(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
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准备的卡片组成三位数或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
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
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与生活的联系。
三、课外训练
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
(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
其实这样的游戏应用的也是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
(2)游戏规则: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3)进行第一轮猜数游戏。
[设计意图]此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近似数教学教案 篇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
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把结果搞得准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近似数和准确数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2.学生学法,从身边找出应用近似数,准确数的例子→近似数概念→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提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自己找出类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数的有关问题,学生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
生:平均每人千克
师: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准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
生:不能
师:哪怎么分
生:取近似值
师:板书课题
2.1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教法说明】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研究近似数是必须的,是自然的,从而提高学生近似数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出示投影1
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初一(1)有55名同学
(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千米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
(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问题后,自己找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
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许多时候只能用近似数你知道为什么吗?
启发学生得出两方面原因:
1.搞得完全准确有时是办不到的
2.往往也没有必要搞得完全准确.
以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例,揭示近似数的有关概念
板书:
1.精确度
2.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讨论:近似数0.038有几个有效数字,0.03080呢?
近似数 篇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的例4、例5,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亿级数的大小比较,会用“四舍五入”求比亿大的数近似数。
教学重点:亿级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求比亿大的数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1、 教学整数大小的比较
1. 教学自然数。
教师:我们数物体个数用的1、2、3、4、5、6、7、8、9、10、11……叫做自然数。
提问:
“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例的?”
“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通过问答,使学生知道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能数出一个比前一个数多1的数,总也数不完。
2.教学整学。
教师:自然数都是整数,我们在小学学的整数仅限于自然数范围,其他的整数以后再学。
3.教学整数大小的比较
(1)复习。
让学生在 里填上“>”、“<”或“=”。
999999 1000000
6543200 7543200
89093400 89083400
引导学生说出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2)导入 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亿以内的数大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对亿以上的数适用不适用?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整数大小的比较
(3)教学例4。
教师将上面的复习题改变成例4,让学生先自己比较,比较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使学生明确比较亿以内的数大小的方法对亿以上的数是完全适用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整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4)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的第1题,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二、教学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1.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第七册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法语一个亿以内的数的近似数。请大家用四舍五入法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729380 1034500
学生做完后,着重让他们说一说各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的进行四舍五入的。使学生明确: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复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亿以内的数的近似数,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省略亿们后面的尾数,求出比亿大的数的近似数吗?
(1)教师板书出1034500000,指名学生读出来,然后让学生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做完后,共同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把亿位数后面的尾数省略?使学生明确:求比亿大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所不同的是要根据亿后面第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因为这个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最高位是3不满5,所以要把亿位后面的尾数舍去。
(2)教师板书出20897000000,让学生先说一说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多让几个学生说说。
(3)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求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也就是学过了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由此总结出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还应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要看所省略的尾数的左起第一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如果不满5,就把尾数都舍去;如果满5,把尾数舍去后,要在它的前一位上加1。
教师说明: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
(5) 做例5后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的第2—4题。
4. 做第2题。
做题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下这道题怎样想,启发学生根据比较数的大小来想:要使九位数是最大的,从高位起,每一位上的数都必须是最大的,因此只能都是9。同样可以想出最小的十位数是1000000000。
5. 独立做第3、4题。
近似数 篇八
教学内容:第20—21页例9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会写、会用“≈“。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学过程 :
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 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
(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208 200 987 1000
927 900 892 900
517 500 671 700
439 400 152 400
2. 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 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学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4. 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做第20页的“做一做”
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
(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教师总结。
(3)学生看书。
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做练习五的第1题。
五、课堂作业
(1)当5 60≈6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2)当4 89≈4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485≈ 16498≈ 2510≈ 40938≈ 76560≈
板书:
208≈200 987≈1000
927≈900 892≈900
517≈500 671≈700
439≈400 152≈400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8篇《近似数教学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上一篇: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
下一篇:中班安全教案优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