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数(优秀4篇)
相反数 篇一
本节课我是根据“新课标”的教学思想设计并实施的。我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一个操作、三个讨论。
相反数这节课是在数轴一节课后学习的,而数轴又是初中数形结合的一个重要图形,所以我重点利用数轴对相反数进行讲解。我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数轴,并将数轴沿原点对折,感受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对称性。通过对折还比较容易地解决了0的相反数是0这一难点。(因为对折后原点与本身重合。)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地方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一次讨论是通过观察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数,讨论它们的异同点及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第二次讨论是让学生讨论是否任何有理数都有相反数;第三次讨论是让学生讨论化简双重符号的数的规律。通过参与其中某些组的讨论,我感觉到学生通过讨论既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增强的合作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对0是否有相反数的讨论,同学们都很投入,讨论得很激烈,有的认为有,有的认为无,他们都各持己见,最后 在我的引导下得出0的相反数是0的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我也觉得有不足的地方。首先是我的普通话讲得不够流利,在表达感情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以后在这方面会多作锻炼。其次就是我设置的三次讨论的时间都比较短,每次都只有2——3分钟,学生讨论得不够深入。可能设置少一两次讨论,而讨论的时间长一点会更好。最后就是这节课针对中考的练习少了一点。这些都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加强的。
相反数 篇二
相反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相反数的概念。
2给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3根据a的相反数是-a,能把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符号。
二、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找出表示+6和-6的点,看一看表示这两个数的点有什么特点,这两个数本身有什么特点。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生:人人动用手画数轴,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深入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讨论结束后,提问1、2人,帮助全班同学理清思考问题的思路。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知道什么叫相反数,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生:阅读课本第59页,并完成练习一第(1)~(4)题。
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0的相反数是0”也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a可以表示一个什么数,a与-a有什么关系。然后阅读课本第60页,并完成剩余的练习题,由小组长负责检查练习情况。
师:认真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简化符号的题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重点对待。
生:认真思考,阅读课本,完成练习。小组长、教师对学习困难生及时进行辅导。
师:请同学们先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看一看习题2.3中,哪些题你能不动笔说出结果,请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除A组第2题外都可以直接说出结果)
生:小结。完成习题1.3 中的有关练习。
练习
1在下列各式中分别填上适当的符号,使等号左右两端的数相等;
-(+19)=____________19;
____________10.2=+(+10.2);
____________(+12)=-12;
____________(-25)=+25。
2把下面的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符号:
-[-(-0.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50)]=____________。
3根据a+(-a)=0,那么(-8)+x=0可得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y+(+3.75)=0,可得y=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说法对不对?请举列说明。
(1)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的相反数就是这个有理数本身。
(2)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原来的有理数小。
(3)-a是一个负数。
作业
在数轴上记出2,-4.5,0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并指出表示这些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相反数 篇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2.掌握: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会利用数轴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解释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通过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对应、统一规律.
(四)美育渗透点
1.通过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知道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相反数,学生会进一步领略到数的完整美.
2.通过简化一个数的符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利用引导发现法,教师注意过渡导语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学法: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练习反馈→总结.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求已知数的相反数.
2.难点: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演示,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得出相反数的概念,教师出示投影,学生以多种形式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探索新知,导入新课
1.互为相反数的概念的引出
演示活动:要一个学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
提出问题“如果向前为正,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各记作什么?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口答,即向前走5步记作+5;向后走5步记作-5步.
[板书]
+5, -5
师:这位同学两次行走的距离都是5步,但两次的方向相反,这就决定这两个数的符号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板书]2.3 相反数
【教法说明】由于有了正负数的学习,进行以上演示,学生们非常容易地得出+5,-5两数,并能根据演示过程体会出这两个数的联系与区别,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得了知识,认识了互为相反数.
师:画一数轴,在数轴上任意标出两点,使这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练)
师:这样的两个数即互为相反数,你能试述具备什么特点的两数是互为相反数?(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
[板书]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叫另一个的相反数.
【教法说明】在演示活动后,已出现了+5,-5这两个数,教师及时阐明它们就是互为相反数的两数,这时不急于总结互为相反数的概念,而是又提供了一个学生体会概念的机—利用数轴任找一组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观察在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的点的位置关系,再观察两个数本身的特点.更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相反数的概念.
2.理解概念
(出示投影1)
判断:(1)-5是5的相反数( )
(2)5是-5的相反数( )
(3)与互为相反数( )
(4)-5是相反数( )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
【教法说明】对概念的理解不是单纯地强调,根据学生判断的结果加深对相反数“互为”的理解,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0的相反数是0.
(出示投影2)
1.在前面画的数轴上任意标出4个数,并标出它们的相反数.
2.分别说出9,-7,0,-0.2的相反数.
3.指出-2.4,,-1.7,1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4.的相反数是什么?
学生活动:1题同桌互相订正,2、3题抢答.
【教法说明】1题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相反数的概念,让学生深知: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相等距离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3、4题是对相反数的概念的直接运用,由特殊的数到一般的字母,紧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数即互为相反数”这一概念,又得出一个非常代数性的结论“的相反数是.”
[板书]a的相反数是-a.
师:的相反数是,可表示任意数—正数、负数、0,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就可以在这个数前加一个“-”号.
提出问题:若把分别换成+5,-7,0时,这些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
.
.
.
提出问题:前面加“-”号表示的相反数,-(+1.1)表示什么?-(-7)呢,-(-9.8)呢?它们的结果应是多少?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回答.
【教法说明】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化简符号是这节课的难点.这一环节,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提问:“既然的相反数是,那么+5,7,0的相反数怎样表示呢?”学生的思维由一般再引到特殊能答出-(+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
1.是_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
2.是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
3.是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
4.是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
学生活动:思考后口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在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在这些数前面加上“+”号呢?
[板书]
如:
学生回答: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仍表示这个数,“+”号可省略.并答出以上式子的结果.
【教法说明】根据以上题目学生对一数前面加“-”号表示这数的相反数和一数前面加“+”号表示这数本身都已非常熟悉,这时可根据做题情况要学生及时分析观察规律的存在,这样可以从学生思维的不同角度,指引学生解决问题,并同时也暗示学生在做题时不是单纯地演练,一定要注意规律的总结.
巩固练习:
1.例题2 简化-(+3)-(-4)的符号.
2.简化下列各数的符号
3.自己编题
学生活动:1、2题抢答,3题分组训练.1、2题一定要让学生说明每个式子表示的含义,有助于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3题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三)归纳小结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相反数,归纳如下:
1.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2.表示求的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空中内容由学生填出.
【教法说明】通过问题形式归纳出本节的重点.
(四)回顾反馈
1.-1.6是__________的相反数,
__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0.3.
2.下列几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对为( ).
A.和B.与C.与
3.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则;若,则.
5.若是负数,则是___________数;若是负数,则是___________数.
学生活动:分组互相回答,互相讨论,3、4、5题每组出一个同学口答.
【教法说明】1,2题是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3、4、5题是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情况,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一个提高.
八、随堂练习
1.填表
原数
0
相反数
3
-7
倒数
-1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
B.两个符号不同的数一定是相反数
C.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零
D.的相反数是-2
(2)下列各组九中,是互为相反数的组数有( )
①和②-(-1)和+(-1)
③-(-2)和+(+2) ④和
A.4组 B.3组 C.2组 D.1组
(3)下列语句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正数
B.如果,那么
C.如果,那么
D.如果是负数,那么是正数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61页A组2、3.
(二)选做题:课本第62页B组1、2.
十、板书设计
2.3 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2.0的相反数是0
3.的相反数是. 例,……
随堂练习答案
1.略 2.C B D
作业答案
(一)必做题:
1.(1)1.6,0.2,(2),3
2.16,-20,50,8.07,
(二)选作题:
1.(1)6,(2)9
2.(1);(2).
5),-(-7),-0的结果,让学生自己尝试得出结果,突破难点.
相反数(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的一致性.
难点:多重符号的化简.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二、师生共同研究相反数的定义
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符号不同,一正一负;数字相同.
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它们互为相反数,如+5与
应点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这样我们也可以说,在数轴上的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这个概念很重要,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看出相反数的意义,所以有的书上又称它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3.0的相反数是0.
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唯一的数.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1)分别写出9与-7的相反数;
例1由学生完成.
在学习有理数时我们就指出字母可以表示一切有理数,那么数a的相反数如何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例1,自己得出结论:
数a的相反数是-a,即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即是它的相反数.
1.当a=7时,-a=-7,7的相反数是-7;
2.当-5时,-a=-(-5),读作“-5的相反数”,-5的相反数是5,因此,-(-5)=5.
3.当a=0时,-a=-0,0的相反数是0,因此,-0=0.
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8的相反数;-(+4)表示+4的相反数;
例2 简化-(+3),-(-4),+(-6),+(+5)的符号.
能自己总结出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括号外的符号与括号内的符号同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正数;括号内、外的符号是异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负数.
课堂练习
1.填空:
(1)+1.3的相反数是______; (2)-3的相反数是______;
(5)-(+4)是______的相反数; (6)-(-7)是______的相反数.
2.简化下列各数的符号:
-(+8),+(-9),-(-6),-(+7),+(+5).
3.下列两对数中,哪些是相等的数?哪对互为相反数?
-(-8)与+(-8);-(+8)与+(-8).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理解相反数的定义——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二是求a的相反数;三是简化多重符号的问题.
五、作业
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2.在数轴上标出2,-4.5,0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
3.填空:
(1)-1.6是______的相反数,______的相反数是-0.2.
4.化简下列各数:
5.填空:
(1)如果a=-13,那么-a=______;(2)如果a=-5.4,那么-a=______;
(3)如果-x=-6,那么x=______; (4)如果-x=9,那么x=______.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相反数 篇四
相反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相反数的概念。
2给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3根据a的相反数是-a,能把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符号。
二、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找出表示+6和-6的点,看一看表示这两个数的点有什么特点,这两个数本身有什么特点。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生:人人动用手画数轴,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深入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讨论结束后,提问1、2人,帮助全班同学理清思考问题的思路。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知道什么叫相反数,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生:阅读课本第59页,并完成练习一第(1)~(4)题。
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0的相反数是0”也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a可以表示一个什么数,a与-a有什么关系。然后阅读课本第60页,并完成剩余的练习题,由小组长负责检查练习情况。
师:认真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简化符号的题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重点对待。
生:认真思考,阅读课本,完成练习。小组长、教师对学习困难生及时进行辅导。
师:请同学们先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看一看习题2.3中,哪些题你能不动笔说出结果,请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除A组第2题外都可以直接说出结果)
生:小结。完成习题1.3 中的有关练习。
练习
1在下列各式中分别填上适当的符号,使等号左右两端的数相等;
-(+19)=____________19;
____________10.2=+(+10.2);
____________(+12)=-12;
____________(-25)=+25。
2把下面的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符号:
-[-(-0.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50)]=____________。
3根据a+(-a)=0,那么(-8)+x=0可得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y+(+3.75)=0,可得y=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说法对不对?请举列说明。
(1)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的相反数就是这个有理数本身。
(2)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原来的有理数小。
(3)-a是一个负数。
作业
在数轴上记出2,-4.5,0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并指出表示这些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相反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相反数的概念。
2给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3根据a的相反数是-a,能把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符号。
二、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找出表示+6和-6的点,看一看表示这两个数的点有什么特点,这两个数本身有什么特点。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生:人人动用手画数轴,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深入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讨论结束后,提问1、2人,帮助全班同学理清思考问题的思路。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知道什么叫相反数,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生:阅读课本第59页,并完成练习一第(1)~(4)题。
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0的相反数是0”也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a可以表示一个什么数,a与-a有什么关系。然后阅读课本第60页,并完成剩余的练习题,由小组长负责检查练习情况。
师:认真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简化符号的题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重点对待。
生:认真思考,阅读课本,完成练习。小组长、教师对学习困难生及时进行辅导。
师:请同学们先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看一看习题2.3中,哪些题你能不动笔说出结果,请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除A组第2题外都可以直接说出结果)
生:小结。完成习题1.3 中的有关练习。
练习
1在下列各式中分别填上适当的符号,使等号左右两端的数相等;
-(+19)=____________19;
____________10.2=+(+10.2);
____________(+12)=-12;
____________(-25)=+25。
2把下面的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符号:
-[-(-0.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50)]=____________。
3根据a+(-a)=0,那么(-8)+x=0可得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y+(+3.75)=0,可得y=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说法对不对?请举列说明。
(1)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的相反数就是这个有理数本身。
(2)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原来的有理数小。
(3)-a是一个负数。
作业
在数轴上记出2,-4.5,0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并指出表示这些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4篇《相反数》,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上一篇:几 分 之 几(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