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优秀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8篇《第二单元复习》,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静夜思》中的“疑” 篇一
《静夜思》中的“疑”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一小学 陈群英
我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问学生“疑”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同意怀疑的意思。将“疑”理解为“怀疑”的教师也很多。猛一听,这样的解释好象没有什么毛病,可如果仔细的2推敲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样的接司是站不脚的。
在古代诗文中,“疑”除了怀疑的意思外,还有几个义项,其中有一个义项通“拟”,是类似、好象的意思。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好象银河从天上倾泻下来一样”,如果理解为怀疑的话,就让人感觉非常地别扭。“疑是地上霜”中的“疑”,也只好理解为“好象”才合乎情理,因为作者是在用“霜”来描述月光的明亮色彩,而不是怀疑地上有没有下霜。
“床前明月光”的“床”作何解
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教师 朱文献
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传统的解释是睡觉用的床。可在有些资料上把“床”解释为“井栏”(古汉语中确有其解),说古人用井代表家乡,人与井是不可分离的,有个成语叫“背井离乡”。有些教师看到这种说法后,认为这种解释更合理一些。有一位教师说:“我觉得应把‘床’释为‘井栏’。因为井都是在屋外的,诗人在夜晚,站在静静的院子里,看到井栏旁明月的光辉,就怀疑这是地上下了一层霜(霜是不会下到屋内的),所以才会抬起头来望明月,低下头去思故乡。”
笔者赞同对“床”字的传统解释,“井栏”之说可视为一家之言,但不宜引进我们的课堂。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上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写的是客人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静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之中乍一看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月色不免吸引他抬头一望,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醒了。”(马茂元)
这里有一个关键字:疑。如果把它理解为“怀疑”,那么整个诗句就不大好解释了,诗人怎么会怀疑起床前的地上有霜呢?马茂元先生解释为“好像”是有依据的。《汉语大词典》在“疑”字条中,有一个义项即解释为“类似、好像”。例句是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县流泻鸣琴。”(县:悬挂)李白诗中还有一个“疑”字也作“好像”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个“疑”字解释为“怀疑”就更加说不通了。
“疑”字在与小学语文第三册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好比、好似”,也即认为前后两句诗连起来构成一个明喻。这样解释起全诗来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把“床”解释为“井栏”,并非无懈可击,那个“前”字就不好落实。“井栏”四周的方位不是论前后左右的,“井栏旁”“井栏周围”都好讲,“井栏前”就不好讲。月光是照在“井栏”四周围的,这个“前”字恐怕就否定了把“床”释为“井栏”的说法。
单元复习 篇二
马艳秋
一、看拼音,写汉字。
ru l mo m qīng cu j xng wǔ guāng sh s
( ) ( ) ( ) ( ) ( )
二、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同意—— 微小—— 仔细—— 轻松——
温暖—— 喜欢—— 密集—— 清楚——
宽 —— 深 ——
三、按要求填表。
查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字的音节 字 典 里 的 解 释 取哪条
古诗二首 1、头 2、第一 3、篇
欲穷千里目 1、穷苦 2、尽、完 3、极
疾 飞 1、病 2、急速 3、痛恨
隐 约 1、模糊 2、躲藏 3、掩盖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失望 希望 愿望 可惜 爱惜 惋惜 高兴 愉快 快活
1.爸爸( )我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自己也有这样的( ),我一定努力学习,决不使爸爸( )。
2.面对水斗里白花花的米,老师( )地说:“这么多米浪费了,多( )啊,以后淘米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应该( )粮食。”
3.看到这风景如画的田野,我们的心情非常( )。
张小强被评为“三好”学生,同学们都为他( )。
小妹妹穿着花衣服,在屋里跳来跳去,像一只( )的小鸟。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登鹳雀楼》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诗人登鹳雀楼看到的( )和( )景物,后两句写诗人所( )的,反映了诗人( )的精神。
2.翠鸟的颜色( )。头上的羽毛像( )的头巾,绣满了( )的花纹。( )的羽毛像( )的外衣。( )的羽毛像( )的衬衫。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 ( )
六、默写《夜宿山寺》,给带点的词选出合适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______________ 1 危: ①危险 ②高 ③伤害
______________ 2 百尺:①一百尺 ②一百多尺 ③很高
______________ 3 语: ①说话 ②话 ③语音
______________ 4 惊: ①惊奇 ②受惊 ③惊动
七、读读诗句,想一想诗句描写的景象。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单元复习 篇三
第二单元 两代人心灵对话
【单元学习目标】
一、重点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二、通过课文教学和综合学习活动,理解课文语言的概括性和深刻含义。
三、理解两代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意义,明确“沟通”是永恒的主题,感受亲情、理解父母,培养关爱家庭,关爱长辈,有效地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基础知识学习】 一、单句:语言的使用单位,由短语或词组成,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 二、复句:由两个或更多的单句组成,能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三、句群:意义相关的、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四、篇章:书面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 【教学安排】 《背影》四课时; 《秋天的怀念》一课时; 《给傅聪的一封信》一课时; 《父与子》一课时; 《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每周一诗】 1.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 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它们的韵脚分别是哪些?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七绝。 《小池》的韵脚是:流iu=iou、柔ou、头ou; 《己亥杂诗》的韵脚是:斜ia(古音)、涯a、花ua。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了解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谜语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月亮又关,让我们把书翻开,说说图上有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背景
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释题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3、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习1个新偏旁“攵”。
(2)会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3)能通过对生字词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可包含扩词,说话)
(4)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熟读诗句。理解诗句。
(5)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12个生字),让学习好的先示范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2、我会记字形。
3、我会写(展示课后生字)。
4、我会给喜欢的字找朋友。
5、我认识了1个新朋友:1个新偏旁“攵”。
6、我会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7、我会说(看课后那幅图,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要求: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二)学文悟情展示(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我会读古诗、背古诗(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我知道诗句中“明月”这个词写出“夜”。
3、我知道诗句中“思故乡”这个词写出“思”。
4、我会用动作表示“举头”和“低头”的意思。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我还知道带有“攵”的字。
2、我想给我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我们平时都说“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
2、小朋友,你们回去后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单元复习 篇五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复习
共几课时
2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复习《春笋》、《雨点》、《小池塘》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3.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4.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准确默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记住偏旁。
难点: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指导
(一)《春笋》
1.背诵课文。
2.听写词语。
3.辨析形近字、同音字。
(二)《雨点》
1.背诵课文。
2.听写词语。
3.根据偏旁归类。
(三)《小池塘》
1.背诵课文。
2.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二、巩固练习。
一、复习指导
(一)《春笋》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快——块 外——处
块——决 在——再
(二)《雨点》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三)《小池塘》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波——破
吹——次——欢
(2)量词练习
一( )白鹅 一( )大眼睛
一( )气 一( )气球
一( )小船 一( )星星
一( )珍珠 一( )世界
二、巩固练习
(一)默写生字词:
冲破、欢迎、再见、石块、声音、进步、跳跃、散步、海洋、跑步、午觉、落进、姐姐、波浪、红叶、河边、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唤醒 春笋 声音 欢迎 跳跃 落进 倒映
(三)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士:声、壳
冫:冰、冲、决、冻
石:砍、破
夕:外、多、够
止:正、此、步
见:觉、
攵:放、收、散
阝:队、阳、阴、除、阵、邓、郎、部、都
女:奶、她、如、妇、妈、妹、姐、姑
纟:红、级、纱
口:古、另、只、叫、可、台、叶、吃、听、吹
(四)背诵课文,并填空。
1、春笋( )( )泥土,掀翻( )( ),( )( )( )( )从地里冒出来。它们( )着( )( ),在( )( )( )( ),在( )( )里( )。
2、雨点分别落进( )( )、小溪、( )( )、( )( )。
3、雨点在( )( )里睡( ),在小溪里( )( ),在( )( )里( )( ),在( )( )里( )( )。
4、( )( )倒映在( )( )里,像( )( )白鹅。( )( )倒映在( )( )里,像( )( )( )( )的气球。
5、( )( )的( )( )( ),美丽的( )( )( ),映出( )( )五彩的世界。
作业
设计
单元复习 篇六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一、重要的词语。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闻鸡起舞 龙飞凤舞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翻来覆去 惹人喜爱 秋高气爽
二、重要的多音字。
量 当
三、本单元重要的读音。
白桦树 胸脯 婉转 面包渣 阳光明媚 鞠躬 咧开 吩咐 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陨石 大坑 突兀&)众鼎号●www.1126888.com(nbsp; 考察 秦岭 流域 震惊
四、本单元重要的近义词。
仰望—仰视 严寒—寒冷 一定—肯定 立刻—马上 吩咐—命令 赶紧—赶快 停当—妥当 到底—究竟 著名—有名 周围—四周 震惊—震撼 大量—很多 经常—常常 好听—动听 突然—忽然 特别—特殊 打量—观察 盼望—期望 准备—预备 转告—传达 仔细—认真
五、本单元重要的反义词。
果断—犹豫 危险—安全 欢快—悲伤 严寒—酷暑 仔细—马虎 守信—失信 起伏—平坦 坚强—软弱 高大—矮小 寒冷—炎热 幸福—痛苦 喜爱—讨厌 诚实—虚伪
六、本单元重要的词语的搭配。
高大的白桦树 欢快的灰雀 阳光明媚的早晨 著名的地质学家 孤零零的站立 奇怪的大石头 突兀的大石头 尖尖的嘴巴 红红的眼睛
七、本单元重要的词语分辨。
郊 惜 低 城 推 震 记 旅
胶 借 底 诚 堆 振 纪 族
侧 在 蓝 杂 究 捕 婉 碗
则 再 篮 朵 穷 脯 惋 腕
坑 梢 稍 峰
抗 悄 捎 蜂
八、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重要段落。
1、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加标点的句子》。
2、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名言名句》。
3、语文园地二,我会填《字词的填空》。
4、第五课《灰雀》中的第一段。
5、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中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单元复习 篇七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复习
共几课时
2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复习《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练习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3.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4.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准确默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记住偏旁。
难点: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指导
(一)《春到梅花山》
1.背诵课文。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二)《草原的早晨》
1.背诵课文。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词语填空
(三)《练习2》
1.用“——在——”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
3.背诵“惜时”的警句,会填空。
二、巩固练习。
一、复习指导
(一)《春到梅花山》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休——体
(二)《草原的早晨》
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词语填空
( )的鞭声
( )的草原
( )的羊群
(三)《练习2》
1.用“——在——”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
3.背诵“惜时”的警句,会填空。
二、巩固练习
(一)默写生字词:
挨边、休息、风吹雨打、阳春三月、古今中外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盛开 黎明 宁静 晶莹透亮
(三)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扌:打、把、抓、投 、拖
宀:宁、它、安、完、定、宫
又:欢、双、对、观
自:息
厂:原、压
力:动、办
牛:牧、特
(四)背诵课文,并填空。
1、( )( ),满山的梅花就( )( )了。盛开的梅花,你( )( )我( )( )你,像蓝天下的( )( )彩云。
2、( )( )( )( )( ),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 )( )人流,梅花山( )( )( )( )的( )( )。
3、一( )( )( )( )涌出了圈( ),蹦跳着( )( )( )( )的( )( )。( )( )( )跨上骏马,追赶那( )( )的( )( )。
4、( )( ),一( )( )( )( )像朵朵( )( )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 )人的歌声。
5、( )暖( )开 ( )( )满园 ( )光( )媚 ( )意盎然
6、( )( )之计在( )晨,( )年之计在( )( )。
一寸( )( )一寸( ),寸( )难买寸( )( )。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1、燕子 。
2、蜜蜂 ?
3、布谷 !
4、 在 。
作业
设计
《静夜思》中的“疑” 篇八
后宅小学 丁红军
教学目标 :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
一、观图导入 。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 “思”:思念,想念。
2、 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 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 200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8篇《第二单元复习》,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旅鼠之谜(优秀10篇)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案【优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