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优秀4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迭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初步学习“是……也是……”句式;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3.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2)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想去旅游吗?
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我们一直随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出示1)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认读生字词。
(1)同桌互读,正音,评议。
(2)(课件出示3)多媒体出示文中词语。(词语中的生字标注音节。)
nǎodɑiyándǎnɡkùxīng
脑袋严实挡住宝库小兴安岭
shìxiàntánxiǎnruǎnɡuā
视线花坛显得松软刮过
cèrǔjiànshāoshècáilín
侧着乳白利剑树梢宿舍药材来临
xīnjìnxī
欣赏浸在膝盖
(3)指名读,集体评议、正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侧材”,翘舌音“视软乳梢舍”,前鼻音“严线坛显软”,后鼻音“兴”。
另外,多音字“兴”,文中读“xīng”,组词“小兴安岭”,还有一个读音是“xìng”,组词是“高兴”。多音字“舍”,文中读“shè”,组词“宿舍”,还有一个读音是“shě”,组词是“舍得”。
(4)开火车读。
(5)齐读。
3.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学习小组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每段写的是什么?
(1)学习小组讨论:课文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进行描写。
(2)讨论交流归纳自然段的段意。(课件出示4-9)并出示有关图片。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3)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三、识记生字,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10)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脑袋严实挡视线坛显材软刮库”。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识字:脑袋挡线材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视:见+礻刮:舌+刂
坛:云+土字旁软:车+欠
(3)组词巩固:严实显现软和刮胡子
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3.师重点指导“线”。
“线”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比“戈”多一横。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播放课文范读录音。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简单地说说吗?
(引导学生简单交流:春姑娘来到了小兴安岭,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春天到来的消息。夏天,小兴安岭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舒展着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朋友们的足迹。)
3.这节课,老师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几张小兴安岭的图片。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4.(课件出示12)多媒体配乐滚动播放小兴安岭四季图片,学生欣赏风景。教师随滚动的图片简单介绍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我发现同学们已经被小兴安岭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小兴安岭这么美,我们就继续到那儿去旅游。你准备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去,还是在果实累累的秋天去?或是在夏天去欣赏枝叶繁茂,还是等到冬天欣赏白雪皑皑,结交那儿的小动物朋友?简单说说原因。
(二)作者在课文中以优美的语言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满足同学们想去旅行的愿望。
(三)你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自然段。(学生自由读相应的课文,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并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词语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四)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全班交流:
1.春天: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如:(1)“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课件出示13)
“抽出”写出枝条快速有力地长出来,“嫩绿”反映出春天新生树叶的样子和颜色。(板书:抽出树枝)
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树木的喜爱。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课件出示14)
“汇”写出雪化成水的动态美。“淙淙”写出溪水流淌美妙的声音。
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溪水的喜爱。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课件出示15)
这段话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小鹿生活的快乐,也体现了春天的美好。
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表现小鹿的快乐生活。
(4)指名读,读出生机勃勃的景色,读出对春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喜欢这节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这段课文。(板书:生机勃勃)(课件出示16)小兴安岭春景图
2.夏天: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再来欣赏夏天的小兴安岭。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1)“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课件出示17)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挡”“遮”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繁茂的特点。(板书:葱葱茏茏万物生长)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课件出示18)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这里的“浸”是“浸泡”的意思。你要是置身其中,就像置身于神秘的仙境中。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课件出示19)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穿过树梢的太阳光比做利剑。使内容形象生动。
(4)“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课件出示20)
写出了花的种类多,色彩艳丽,把开满鲜花的草地比作大花坛。
指导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5)指名读,读出对夏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喜欢这节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这段课文。(草木茂盛,野花盛开,白雾迷茫,阳光明媚,构成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夏景。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3.秋天:秋天是迷人的季节,秋天的小兴安岭哪些景物吸引了你呢?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1)秋天森林中的变化: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课件出示21)(板书:落叶飞舞)
指名读,男*比赛读。读出这一切变化将小兴安岭装扮得更加美丽,读出对秋天小兴安岭的喜爱。
(2)在这美景之中人们有哪些收获: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课件出示22)(有关图文)
指导学生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秋季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是多么令人惊喜!事实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到处都是宝。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物产?(小兴安岭还是山野果、山野菜的丰产区。有松籽、平榛、山核桃、山梨、山葡萄……小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地下矿产丰富,以黄金最为突出。盛产兴安岭落叶松、红松、云杉,还有珍贵毛皮兽。)(课件出示23)小兴安岭秋景图(板书:果实累累)
4.冬天: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1)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板书:雪花纷飞)
(2)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板书:动物过冬)
(3)学生自由朗读。(课件出示24)小兴安岭冬景图
(五)教师总结:这节课上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互相交流)
作者也从心中由地发出赞叹。引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板书:大花园巨大宝库)
引导学生用“是……也是……”说句子
预设:我们的校园是个美丽的花园也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四季的变化写一写。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篇二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创设情境感受“美”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情感朗读品味“美”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3,抓住词句体味“美”: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你会用哪一个词?”学生说:“长出。”我马上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有学生说:“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4,知识延伸创造“美”: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在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的启示不大。在资料汇报方面,许多学生家庭没电脑,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篇三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分析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通过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俯下”“欣赏”“抽出”“封”“密密层层”“飞舞”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3、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探究并发现写春夏段落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观察和具体描述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今天老师将带领导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欣赏一番。
1、师板书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
二、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1、你们想知道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吗?我们一齐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
2、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小兴安岭留给你的总印象是什么吗?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是——(景色诱人)什么叫 “诱人”呢? (非常吸引人)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是……也是……)
请同学们用横线勾出“景色诱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3、你能找找吗?课文哪里也概括地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的呢?出示第一段
a、女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男同学找一找,写了哪些东西?并把它们圈出来。
b、你们觉得小兴安岭的什么多?(树木)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树木多”呢?(数不清、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绿色的海洋)
出示:( 树木 )像( 绿色的海洋)。
小朋友一起来试试,让我们感受这绿色的海洋、诱人的地方吧。全班齐读第一、六自然段。
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感受春天的活力之美,精讲)
1、过渡:是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真诱人啊,树木像绿色的海洋,让我们一起去小兴安岭的春天看看吧。
齐读第二自然段,我们来看一看这一段藏着哪些景物呢?(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a、枝条是怎样的长出来的呢? “抽出”用得真好,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写得可真形象啊!(不知不觉间,突然长出新枝)
b、那如果换成“长出”好不好呢?为什么?(用“抽出”写出了枝条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很形象生动,也避免了语言的重复性)
是啊,一个“抽出”写出了树木的变化,多么有活力啊!多么的富有生命力啊!
我们把小兴安岭树木的变化读出来吧!指导读句子(“抽出”读得干脆有力;“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读得亲切、柔和些)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a、齐读这一句,透过这句子,(我们看到了雪水在慢慢地逐渐融化掉了,雪水叮叮咚咚地往下流,还唱着动听的歌呢。)
b、这声音大吗?不大。你从哪儿知道的?淙淙。描写流水声的词你还知道有哪些?如:潺潺 叮叮咚咚 哗哗
c、那积雪化成的水分别从不同地方,淙淙地流进小溪里了。“汇”字让我们想到雪水从不同的地方细细地合成了小溪的样子。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指名读
a 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鹿? (可爱)男生读
b是啊,多么可爱的小鹿啊,让我们也来写一写,能像课文里一样把小鹿的动作、神态写出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出示:说话训练:小鹿们在小溪边快乐地嬉戏着,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3、是啊,春天真美!作者在这段中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师:(板书)先写季节,又写了树木,再写其他景物。结合板书复述第二自然段:
树木 抽出____ 长出____
积雪 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
小鹿 ____散步 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四、总结学法,引导讲解夏天的小兴安岭
1、我们刚才回忆“春”的学习过程,我们先是
一、读找景物
二、读写特点
三、读悟其情
2、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学习,学习步骤如下:
(1)齐读夏段,自己划出夏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2)自由读:小组论一论这些景物怎么美?
(3)重点学习树的句子,理解夏季小兴安岭树木有什么特点:抓住“郁郁葱葱”“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说明树木枝叶很茂盛)。“封”(说明树木枝叶又密又厚)
(4)理解“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厚、很浓,就像把树木放在水里一样)“千百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等词。
(5)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由朗读,读中悟情
五、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略讲秋冬(完成板书)
自学秋冬,议疑解疑:
运用第2、3段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秋冬”两段。
1、学生自学,按上述学习步骤可提出哪些问题
2、小组交流,补充课外资料
3、小组汇报,(抓住树叶、雪花“飞舞”[飘落的样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刮”理解)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领略“秋冬”之美。
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取长补短,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六、课堂总结 :
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小兴安岭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七、 师生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绿色的海洋 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美丽的大花园
(树多) 秋:树叶、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 巨大的宝库
冬: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篇四
课前互动:
师:同学们宋老师带上耳麦后有什么不同了啊?
生1:我觉得宋老师的声音又大一些了。
师:噢,声音大了,一会声音还会更大。(众笑)
生2:我觉得这个地方(好像)更隆重了。
师:恩,人多了是吧!(老师做出赞同的动作)
师:那这样呢,大家看啊(老师做出一个模特秀的姿势,众笑,生大笑)。什么感觉?
生:宋老师变帅了!(生笑)
师:宋老师变帅了,可是大家看我的眼神没有变。那么帅的一个帅哥,大家应该用什么样的眼神看我呢?(众人不住地发出笑声)
生1:应该用尊敬的眼神。
师:哇,尊敬我。
生2:应该用羡慕的眼神。
师:啊,羡慕我长得帅,你长得也很漂亮。(众笑)
生3:应该用崇拜的眼神!(声音大了许多)
师:哇,有人崇拜我啊!(众大笑)
生4:我和他一样。(笑声更大)
师:谢谢,大家欣赏我一下就行了,好不好!
生:(共同)好。
师:欣赏的眼神会吗?
生:(共同)会。
(老师用欣赏的眼神与学生对视)
师:孩子们,既然大家很欣赏我,我想和大家要一件礼物好吗?
生:(共同)恩,好。(声音小)
师:看,坏了,要东西就都不说话了。
好不好?
生:(共同)好!(声音大了)
师:大家不用担心,我要的这件礼物啊非常简单,大家随身携带,人人都有。如果你愿意做,一天可以做n次,可以送给我n个。想知道什么礼物吗?
生同:想!
(老师故作沉思状)
师:给我一个微笑好吗?
生同:好(轻松地送出微笑给老师)。
(老师环视。)
师:哎,非常感谢大家!好,我们上课。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走进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它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23 《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课题,预备起。
生同: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能不能读得美一些?!
生同:能。(再次齐读课题)
师:课下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来把这些字词给大家读一下?(课件出示),你来。
生1:读。
师:啊,读得真棒!(走到一个女生身边)你再读一遍。
生2:老师我看不清!
师:哎呀,看不清啊!好,你先坐好,老师给你往前调调位子好吗!(生点头)你可以到前面去,好不好!来,老师帮忙搬一下啊。到这儿来。(这个女生搬着凳子到前面去,老师走回前面)。我们一块来读一遍好吗?来,读!
生同:读。
师:读得真棒,我问一问你,到前面什么感觉?(问那位看不清的同学)和我更近了,是吧?(生有点害羞的笑了)
在这篇文章中有几个多音字,我们把它们读准。(课件出示)谁来读一下红颜色的字。
生1:读。(涨满了春水)
师:只读那个字,好吗?
生2:涨。
师:下一个。
生3:没。
生4:当(dāng美餐)。
师:有不同意见吗?(教师故意拖长音dāng)
生5:dàng(当)。
师:预习的真仔细,这里读dàng(当)美餐。
放到短语里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预备起。
(生读,个别学生还是把“当”读成平声)
哎,这里读dàng(当),来跟我一起读(读两遍)。把最后一个短语读一下好吗!
(生读)好,读得真棒!
师:看一下出示的两行字(课件呈现),你发现它们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你来(到前面来的那个学生),看清了。
生1:左右结构。
师:都是左右结构,你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请坐。再看第一行我们在写的时候,在田字格里面占格,左右两边应该注意什么呢?它的宽度。
生2:左小右大。
师:她说第一行是左小右大,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没有人回答)那第二行呢?
生3:左小右大。
师:第二行是左小右大,那第一行呢?
生4:左大右小。
师:噢,倒过来了。再看,看出什么了?
生5:左大又小。
师:你也说的不对。是左右基本相等。大家拿出写字本,宋老师和大家一起工工整整写个字,我们体会它占格的重要性,好吗!(强调写字姿势,学生打开写字本,教师指导范写“欣”。强调起笔收笔位置,笔画的占格位置。)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指导写第二个字“浸”,强调三点水的弧度及占格。(教师巡回指导)写完。要求放好。
师:(背诵引出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这段说讲了什么?
生1:小兴安岭的树很多。
师:树很多,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2:几百里(连成一片)。
师:几百里。
生3:(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海洋,广阔不广阔!
生4:(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
师:哪个词?
生:数不清。
师:好,我们用洪亮的声音来朗读一下,读出多的感觉好吗?“我国东北的”读。
生同:读。
师:就像绿色的海洋啊!(亲切感叹的语气)大家想不想去海洋看一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文章读流利。同时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讲述这绿色的海洋的?好了,读。
(生读书,教师巡回指导,并板书“海洋”。)
师:按什么顺序?(教师环视,学生都举手了)很明显,一块说吧。
生同:春、夏、秋、冬。
师:拿起你手中的笔在课文中圈出四个词“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学生圈,教师板书“春、夏、秋、冬”)
(教师背诵引出第六自然段)这里写了哪个季节啊?
生1:春、夏、秋、冬。
师:写了四个吗?
生1:对!
师:你认为呢?
生2:春、夏、秋、冬。
师:嗯,把四个季节进行了一下概括!我们叫做总写一年四季的景色诱人呢!什么是“诱人”?
生3:很吸引人。
师:把话说完整:“诱人的意思是——”
生4:很引人注目。
生5:就是很漂亮。
生6:就是很惹人喜欢的意思。
师:(课件出示第一和第六自然段)课文第一段给我们概括了小兴安岭的树多得像绿色的海洋啊,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概括了一下,而且点出它美在哪里!这种写法叫首尾照应!(教师板书大花园、宝库,结合板书)而且春夏秋冬顺序清晰明了,写的非常的美!我们就走进春天看看好吗?
生同:好!
师:大家打开课本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都写了哪些事物啊,你感觉哪一句写的最美啊,可以圈圈画画。
(学生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师:说一下(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大屏幕,也可以看课本说。
生1:“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我觉得这句非常有趣。
师:有趣,写了什么?
生1:小鹿在溪边散步。
师:写了小鹿,对吗?
生1:对。
师:从哪个词感觉到有趣啊?
生1:(思考)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师:吆,自娱自乐!哎呀,欣赏,就像大家欣赏我一样,对吧!(众笑)请坐,还有吗?
生2:我觉得“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最美。
师:噢,写了什么?
生2:写了树木。
师:美在哪儿?
生2:美在抽出新的枝条!
师:噢,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美吗?
生2:美。
师:但是,(如果)我这样说:“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和原句相比换了一个词,看出来了吗?(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教师环顾大家)
师:换了哪个词?
生3:换了“抽”。
师:有什么不同啊?
生4:我觉得长就没有抽出新的枝条更有生机勃勃的样子,(就是)我觉得抽出新的枝条就更恰当一些。
师:哎呀,说到大家心里去了吗?有不同意见吗?(有个学生举手)哎,还有不同意见,你来说。
生5:我觉得抽和长换过来后,抽呢它叶子不像长那样得一点一点慢慢的长出来,抽比长的速度要快。
师:反过来说就是:
生5:反过来说(抽)就是形容树木它的新的枝条长得很快。
师:长啊,没有描绘出长的速度。大家觉得两位同学说的怎么样?
生同:很好!
师:哎呀,很好!还等什么呀,欣赏一下啊!给一些鼓励啊!(带头鼓掌啊)真棒!那在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读出那种生机与活力。谁来读一下?(学生举手),好,你来!
生6:读。
师:还喜欢哪句话,来和大家说一下!这一段最后一个机会啊!
生7:“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师:读得不错,不过有点贪功(指小鹿那一句已经欣赏过了),另外把“淙淙(cóng)地流着”,读一遍。(生又读了一遍,读对了)哎,读“淙淙(cóng)”,坐。
我们来看这句话:“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淙淙”啊(教师深情地说出),谁来说一下什么是淙淙啊?
生1:我觉得就是很快。
师:流的速度是吧!
生2:我觉得就流的速度非常快!
师:加了一个非常地快!
生3:流的非常的畅通!
师:哎吆,非常畅通!“淙淙”啊是一个象声词,表示溪水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啦(越来越快,加动作)地流。水多吗?
生同:多。
师:怎么看出多啊!
生4:我从涨(zhàng)这个词看出来。
师:涨(zhàng)吗?
生4:涨(zhăng)。
师:哎呀,你把这句话读一下,纠正一下好吗?
生4:溪里涨满了春水。
师:从哪个词?
生4:涨满了。
师:涨满,真棒!还有哪个词?
生5:淙淙地流着。
师:噢,除了淙淙呢?
生6:流(示意学生流不是很符合)。
师: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好吗?“雪水汇成小溪”。哪个词?(学生都举手)哇,都知道啊!
生7:汇成。(教师帮助引导一下)
师:是不是很多啊!淙淙地流着,那么美,宋老师给配点音乐,配点画面,你把它美美的读出来好吗?看谁读得更棒!我找同学来读,听清要求,出来画面再读好吗?(课件出示春景画面,配乐)
生8:读。
师:请坐,我们一块配上音乐读一下。(生齐读)
读得太美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去掉文字,放映画面,学生背诵)
多美啊,我想同学们想象的画面还要美,再来背一遍,好吗?(去掉画面,出示“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四个关键词,学生背诵)
春天太美了,淙淙的溪水淙淙地流着,夏天啊更诱人!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看看夏天写了什么?你最感动的或者说最欣赏的是哪个句子,好吗?(生读,教师课件出示夏天一段)
师:谁来说一下,微笑着告诉宋老师好不好?
生1:读“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
师:好,喜欢这个句子。(课件出示)你再来度一遍。(生1再读)
它写出了什么?
生2:它写出了阳光很灿烂。
生3:它写出了阳光非常(有点迟疑),非常的亮。
师:哦,一个亮。
生4:它写出了阳光非常美丽!
师:噢,阳光也非常美丽啊!
生5:它写出了阳光非常灿烂,非常刺眼。
师:刺眼,哪个词说出了非常刺眼啊?
生6:金光。
生7:利剑。
师:利剑穿心啊!(作惊讶状),锋利啊!刺不刺眼,强不强烈!(出示画面,学生惊讶)
还有哪句,那么美得夏天我们应该多走走,对吧!
生8:读“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师:写了什么?
生8:写了花非常美丽!
师:还有吗?
生9: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师:你喜欢这个地方,为什么?(同时课件出示这句话)
生9:这句话写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很茂密很多。
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10:葱葱茏茏。
师:葱葱茏茏啊!(感叹的语气)
生11:挡住。
生12:密密层层。(教师密密层层啊)
生13:严严实实。
生14:封,还有遮住了。师:(宋老师觉得)这个“封”啊用的真好啊!什么是封啊?
生15:封的意思就是什么也看不见。
师:什么也看不见了,把眼睛封住了。
生16:就是堵住!
师:堵住,比她还狠,是吧!(众笑)
生17:一丝空气都没有。
师:窒息了。
生18:关闭。
师:谁也不让进来!
生:就是只能看见外边,里边根本也看不见。
师:只可远观,而不可走进。好,咱们来看一下是怎样一种情景。(放映图片,边出示边说)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aabb式的叠词用的多么准确而生动。
同学们啊,欣赏完了美丽的夏天,走过了虽然有点炎热但是又让我们非常快乐的夏天,大家自己走进秋天和冬天看看,好吗?
生同:好!
师:咱们自由选择一下,好吗?
生同:好!
师:选择秋天的同学举手(教师环顾教室,不多),举手的同学不多啊!其他人都喜欢冬天吗?(生点头,答应)大家去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秋天有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课文,已经标出主要事物)秋天有白桦、栎树……蘑菇、木耳、人参。(接着放映图片,教师带有夸张的语气读出)“哇,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吆”(学生也惊叹),“哇,又香又脆的榛子吆”(随后出现蘑菇,木耳,人参,教师故意打趣地说)为什么不“哇”呀!(众大笑),美不美啊,名贵的人参啊!
冬天有什么呢?(教师引导说出雪啊……)
花
园
宝
库
春天: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夏天: 树木 晨雾 阳光 野花
秋天: 树木 丰富的物产
冬天: 树木 积雪 动物
文本框: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出示:
教师结合总结全文:这节课啊,我们走进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欣赏了它的春、夏、秋、冬,知道它不但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还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你想去游览一番吗!?
生同:想。
师:宋老师再和大家要点东西好吗?去的时候给我买张机票!(众笑答应)那我就先谢谢大家了(抱拳)。
今天台下的老师们听了一上午的课非常辛苦,一开始大家把我赞美了一番,我们把最美的礼物送给台下的老师们好吗?
生同:好!
师:还记得那个礼物是什么吗?
生同:记得。
师:做给我看一看。(生都送上微笑)好!一起面向老师们献上我们的礼物。(掌声)
下课!
[点评]
今天听了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语文在他的课堂中真正找到了回家的路。听、说、读、写样样都扎实有效。本课有三个亮点,让我印象深刻:
亮点之一:学生学习状态积极、饱满,学习过程主动、高效。
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应该在关注教师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孩子们身上,因为语文课堂是他们幸福成长的舞台!本堂课,在宋老师幽默机智的语言感染下,在准确妥帖的即时评价激励下,孩子们思维活跃,充满自信地不断与教师、文本、同学之间进行亲密接触,师生共同成长,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真实的、幸福的!
亮点之二:脉络清晰
一节成功的课,首先要有明晰的思路,在宋老师的课堂上,紧紧围绕目标不放,为了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他设计的思路由浅入深,巧用文章的结构特点,抓住重点,详细地和学生领略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和夏天,层层推进,看似平淡,实乃颇具用心,教学效果扎实有效。
亮点之三:语文味十足
语文课的回归,让我们广大的教师感觉到,语文本位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也是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从宋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他为语文课回归所做出的努力。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简单的道理,却落实得扎扎实实,尤其是对文章写法的涉及,这堂课也是下了功夫的。宋老师非常巧妙地在学生感悟文章内容意犹未尽的基础上,及时穿插了文章写了什么,写出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从美丽的景色中,又深深地感悟到作者为什么而写,这样写作方法的渗透,虽不是一日之功,但是,宋老师对语文课深深的理解,定位,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
如果课堂的节奏再明快一些,后面秋、冬两部分的教学就会更扎实。(党照虎)
【点评】
一、目标定位准确,达成度高。
首先认认真真搞好识字、写字教学,其次扎扎实实落实突出词语教学在三年级阶段的重要地位和目标,再者大量积累优美语句,最后探索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二、扎扎实实搞好识字教学
1、认读生字(突出多音字)并指导写好“欣、浸”两个字。注重写字姿势的指导和纠正。
2、归类识字方法和写字方法指导结合:献 欣 软(左右结构,左右基本相等) 浸 汇 缕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三、突出词语教学。
1、学习用词的准确性:抽出——长出、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
2、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且积累好词。
四、突出读写结合,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
1、学习总——分——总结构方式,春、夏、秋、冬的层次分明。
2、抓住主要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3、搞清楚一段话、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写了什么,并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同时弄明白怎么写的。
例如:“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知道写了夏天的树木长得茂盛,然后知道用了三个aabb式的叠词和一个“封”字,再搞清楚这样写就把意思表达的准确、生动、具体。
再例如教师教学春天一段重点处理“抽出”一词也是异曲同工。
五、突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春天由师生合作教学,同时抓出分析方法;夏天学生自读,教师扶一下,初步运用所学方法;独立学习秋、冬,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六、突出语言积累。
当堂背诵第二自然段,而且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分一下几步:
熟读成诵——图文结合,感情诵读——以图为媒,形成影像——抽象成词,情境再现。
七、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整体感知——细读揣摩——总结升华。
八、搞好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注重课堂生成,营造生态课堂。
例如:师生定评重点研读的词句来自于学生与文本对话后的收获,而对词语的理解感悟又不断生成教学素材。例如:对“封”字的处理。
九、眼中有学生,关注教育细节。
如有个学生站起来后,说:“我看不清楚。”教师没有做简单处理,而是邀请那位学生到前面来。真正体现了课堂上尊重关注每个学生。
十、幽默风趣的语言,打造和谐课堂。
教师的语言风趣幽默,带动了学生的情绪,使课堂生动鲜活起来。(赵兴秋)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下一篇: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