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教案(最新7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众鼎号整理的7篇《烟台的海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活动准备: 篇一
1、《大海啊,故乡》的音乐。
2、学生搜集描写大海的词语、句子、诗、画、歌等和海产品的资料。
3、抽签用的材料。
4、拍摄学生在大海边活动的录像。
烟台的海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理解并仿照比喻句;
4、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
2、了解海与人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检复: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情景。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2〉读,欣赏美;〈3〉说说画面;〈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1)分组,请组长到老师这儿来抽取学习内容。
(2)请组长按老师的问题提示分派任务。
(3)教师各组巡视。
学习任务:
A春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说一说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B夏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画一画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看着画出的图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C秋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读出海的高远和人的忙碌而充实。(这些学习任务让小组抽取学习)
3、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
A春天的海
(1)朗读,要读出海的欢快活泼,人的勤劳,读出自己的喜爱和赞美。
(2)描述:抓住海的活泼、浪花的欢快、海鸥的自由,人的勤劳。
B夏天的海
(1)朗读:读出海的宁静、人与海相依相偎、亲切自然
(2)描述:抓住“水平如镜、恬静、温柔、如痴如醉”来描述静海图,人与海那么亲切自然、相依相偎。
C秋天的海
(1)朗读:读出海的高远、凉意,与人们的忙碌、喜悦
(2)描述:在一幅明朗、高远、气爽的海的背景下,人们忙碌着收获。
三、小结:
1、所以在作者看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让学生再一次朗读,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
2、作者按冬——春——夏——秋的顺序给我们描述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象。为什么将冬天的海写在开头呢?
(讨论交流)
3、配乐有感情朗读2—5小节。
四、作业
1、请你当小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烟台的海。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读一些关于海的文章。
板书设计:
5、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活泼 勤劳播种
夏 宁静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 —————————
“画”“背景”“舞台”〈————〉“活剧”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要求:
1、着重了解冬、春、夏、秋四季烟台海的特点以及人和海的关系。
2、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能仿造。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不同季节里,海有什么不同特点?
二、学生自学课文2-5小节,可以在课文边写上批注。
三、全班交流。
第二节
1、理解打比方的句子,感受冬季寒流袭来时,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并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2、出示比喻句。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3、交流:把(涌浪)比作(小山)和(暴怒的狮子),把(轰响)比作(雷鸣)。
4、练习朗读。
5、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人们不畏严寒,不怕风浪,豪迈勇敢。)
6、练习朗读。
第3、4、5节
春:
1、海: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能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去、像个顽皮的孩子。
2、人: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
1、海: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2、人: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
秋:
1、海:格外湛蓝、格外明朗、有了秋的凉意、平添充实与忙碌
2、人:驾船出海、起锚远航
3、练习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节。
1、齐读。
2、轻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为什么?
3、讨论:“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广阔的背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一座美丽的舞台”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练习朗读。
五、作业 。
1、完成课后第4题
2、当一回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海。
板书设计 :
5、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轻盈 播下希望和新苗
夏 浪漫 如痴如醉
秋 高远 充实与忙碌
“画、背景、舞台”——————“活剧”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磁带、投景片等。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5课 第一教时 总第18教时
一、导入
1、回忆记忆中在大海。
2、看地图,找出烟台的位置。
3、板书课题,揭示课题。(强调“海”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边看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边听课文的朗读磁带。听完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
1、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⑴指导朗读两个长句子。
第2自然段中一个长句子:小山似的……马路中央。
第3自然段最后的一个长句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⑵各自练习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⑶指名“开火车”读全文,然后进行评议。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提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小组讨论后交流、评议。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5课 第二教时 总第19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评议书写的情况。
2、自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些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节除了写到海,还写了什么。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片头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4、通过读,你欣赏到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什么样子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想记住她吗?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尝试背诵。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整体读,想想讲了哪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背、说)。
2、分小组讨论、汇报。
3、全班汇报,评议。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完成课后习题第4题。
第5课 第三教时 总第20教时
一、复习
1、要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那么在金色的秋季,烟台的海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1、自读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5、要求学生把第2到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写呢?
三、学习第三段
所以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1、齐读第6节。
2、轻声读课文,体会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能不能向我们的游客介绍一下呢?比比谁介绍得最好。
2、你到过哪个地方游玩过?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请把那里的景色给全班的同学介绍一下。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愉快。
五、作业
1、课后向家人介绍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充实。
2、写一个片断,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块:走进文本,研读感悟。 篇五
1、 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冬天烟台的海有着怎样的独特景观?抓住关键词句,用心体会。
2、学生自读体会。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文字,出示一些画面。(深入感悟烟台冬天的海的景色)
A、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师:你抓住了描写涌浪的句子。那你又抓了哪些关键的词呢?(同时注意词语的朗读指导)
(浪头多、声音响、速度快、来势猛、力量大)
小结:作者把涌浪比作小山、狮子,还赋予了涌浪“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扑”、“掀”等精神和动作,你觉得恰当吗?(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请大家看看那令人惊心动魄的涌浪。
[设计意图:引导体会此比喻的好处:多方位多角度,形象逼真地表现了浪头之多、声音之响、速度之快、来势之猛、力量之巨,令人惊心动魄、深受震撼!]
看图片后读:从画面中感受着涌浪惊心动魄的气势,相信我班的男子汉一定能把这种气势带到朗读中来。(男生读后再齐读)
B、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烟台的海形成了如此的涌浪呢?
C、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指名读句子,理解“凝重”,)
师:你抓住了本段的中心句。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海的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渡: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人们又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抓住关键词语,用心体会。)
4、学生读悟第二自然段写人部分。反馈:同学们,人们干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板示:勇敢)
5、小结构段方式,再读感悟: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显得如此凝重。这个自然段就是围绕第一句话,由景到人(板书:景 人),展示了冬日烟台海的独特景观。请大家一起再来读读这一小节,让烟台冬日的海的凝重、烟台人的勇敢深深驻扎在我们心头。
[设计意图:文本和画面辉映,让学生在自读感悟时有法可循。引导他们钻研文本、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到冬日烟台的海那份独特的美,同时,又让学生自己体会,品味语言独特的表现方法,抓住精彩之处进行“精读和品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活动过程: 篇六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学习《烟台的海》一文,我们感受到海的凝重、轻盈、浪漫和高远,以及海上的忙碌。那情景是多么壮美,我们爱这样的海,更爱她那宽大的`胸怀。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语文活动课:我爱你,大海!
二、走近大海
1、课前,老师请你们搜集了有关大海的资料,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搜集资料的过程。
2、各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资料,可以是图画;可以说说海产品;可以写诗、念诗;可以读优美句子等等,不拘形式、内容,只要与大海有关即可。
3、小结:从刚才的展示可以看出,同学们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电脑网络、图书、图片、电视等等。由于你们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资料展示丰富多彩,使我们更加走近了大海。
三、畅游大海
1、播放大海的画面,我们来到宁静的大海边。你们想干什么?(学生任意回答)哦,你们想痛痛快快玩一玩。没问题,但必须过了关再玩,同意吗?下面我们就模拟开展“畅游大海”的活动。今天由班长带我们过海,好不好?
(以下节目最好由学生主持)
2、“畅游大海”活动现在开始。活动分必答和抢答两轮。
3、必答题共有四题:抽签定题,各组若全部答对得一个五角星。
题有以下四种:
①请开火车说出十个描写大海的成语。
②请一口气说出十种海产品的名称。
③看表演,猜猜海中的小动物。
④说说海水涨潮、落潮的原因。
4、抢答:屏幕出示“畅游大海”四个字,每字代表一题,每组自己选其中一个字,点击该字,出现习题,主持人念题,该组回答,答对再将得一个五角星,答错扣一个五角星。
5、小主持人总结、评比、发奖
6、师表扬小主持人
四、赞美大海
1、我们已经过了关,感受畅游大海的快乐,该玩一玩了,春游时,老师把你们在海边玩耍的情景拍了下来,想看吗?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天的快乐时光。
2、放录像
3、从录像中可以看出来同学们玩得很快乐,你最喜欢玩什么就说什么,主要说出一个“乐”字。
①自由准备。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交流。
4、活动进行到这。你们一定对大海有了更深的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动作、歌声来赞美大海。
5、交流你是怎样表达对大海的赞美的?学生有的说,有的画,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朗诵自己写的诗。
6、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我爱你,大海!(生齐读课题),齐唱《大海啊,故乡》。
五、拓展练习
围绕课文《烟台的海》,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课后,请各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形式展不研究成果,或办一份小报,或写几则日记,或出一本小册子,或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篇七
一、教材分析
《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着鲜明的特色:(一)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二、教学策略的实施
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烟台的海四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于是这堂课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欣赏烟台四季的海的独特景观。2、了解烟台人多彩的生活。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围绕以上目标,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品词析句教学烟台冬日的海时我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从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的角度去品重点词,析重点句。并通过朗读来感悟冬日海的壮观。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析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感。
(二)借图促情学生对于四季海的变化会产生疑问,在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的基础上,出示地图以及四季不同海景的图片,帮助学生对课文语言理解得更为透彻。
(三)朗读感悟美文欣赏,一是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赏,另外要从朗读中去赏,所以教学时我设计了多种朗读,以情感朗读来体现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烟台的海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下一篇:《守财奴》教案【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