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题【3篇】
单元检测题 篇一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赏赐_______ 头衔_______ 缥缈_______ 女娲_______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滑jī_______ yù_______聘 痒sūsū_______ 踉qiàng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莽莽榛榛:
②精致:
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
恭敬 欣慰 注意 惊奇
①他用_______的目光张望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
②老大臣_______地所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
5.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①“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_______“我十分满意!”
②“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_______
③人们提到他,总是说_______“皇上在更衣室里。”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依据提示默写课本附录的课外古诗词中的句子:
①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壮心不已。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不筑( ),必将有盗。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 )。
③人皆吊( )之。
④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
8.翻译下列文。亩语句:
①暮而果大它其财
②马无故亡而人胡
9.多读课外书是好事。读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再来讨论这个观点,你觉得怎样说才最全面呢?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_)阅读下面《皇帝的新装》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_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一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舍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顸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10.第一段中描写骗子为皇帝穿新装用了一个“弄”字。你认为这个词用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11.第一段中写到“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
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
12.人们为什么都齐声称赞皇帝那身并不存在的新装?
13.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这给我们什么启迪?
14.第五段描写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请你想像一下,他们从东摸西摸到托着空气开步走,心里嘀嘀咕咕地都想了些什么。请你以他们的口吻把你的想像写出来。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看看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枝上,柳枝儿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儿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m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15.你认为这篇短文的标题拟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16.这篇短文叙述的是想像世界中的故事,表现的却是春雨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文中告诉我们春雨有什么作用?
17。文章第一段直接描写春雨。你认为作者对春雨的描写美吗?请说明理由。
18.春雨说小鸟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你认为小白鸽怎样说才全面,其他小鸟怎样说才全面?
19.如果以“秋天的画师”为题,让你写一篇想像中的故事,你将选谁作为你文章中的画师,又要让谁来讲述画师的故事?
四、作文
请以“——的画师”为题,可以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中选一个词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根据你选定的题目,写一篇想像中的故事,不少于400字。
第六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cì xián miǎo wā
2.稽 御 酥酥 跄
3.①草木丛生的样子。
②精巧细致。
4.①惊奇②注意
5.①,(逗号)②。(句号)③:(冒号)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①老骥伏枥烈士暮年②为有源头活水来
7.①修补②说③对其不幸表示安慰④带领
8.①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②他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9.这道题不能强求看法统一。只要把握住好事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坏事这一基本道理即可。坚持多读是好事不错,说要适当多读、不要妨碍课内学习也对。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
10.“弄”字用得好。一个“弄”字,与上文的“装”字、下文的“好像”、“系”相互照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骗子装模作样的形象,从而对表现皇帝的昏庸愚蠢起到有力的衬托作用。(三个要点,能说出第二个要点就可以肯定)
11.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这反映了他虚伪、愚蠢而又荒唐的特点。
12.人们齐声称赞皇帝那并不存在的新装,是因为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谁也不愿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13.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欲,所以讲真话。这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天真单纯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
14.本题不要强求统一,不要求全责备。精彩的答案应该抓住四点写出心理变化过程。示例如下:我怎么看不见新衣呢?难道我就那么愚蠢?且不管它,说不定我能摸着后裙呢!哎呀,这后裙到底在哪里呢?难道我真的不称职,或许根本没有那件新衣?管他呢,我就装作拾起后裙吧,那些愚蠢而不称职的家伙是看不出我在装的。好了,皇帝要。走了,看样我是真的拾起后裙了。就是没有,我也要装到底,不能让别人看出什么破绽来。
(二)
15.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能从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言之成理即可肯定。这个标题视角奇特而富有想像力,用语形象鲜明而富有吸引力,恰当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体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这都是这个标题好的方面。
16.春雨使草木复苏、百花怒放,使春天色彩斑斓、生机蓬勃。
17.作者笔下的春雨是美丽的。作者描写春雨细长的特点,用了富有想像力的形象比喻;最后,又用反复手法和极富形象性的象声词,描写了春雨轻盈而连绵不断的特点。这都给人以美感。
18.小白鸽应该补充春雨可使草木长势更旺、颜色更艳这一说法;其他小鸟应该放弃春雨有颜色的说法,改为说春雨能够滋润草木生出色彩。这样,它们就都说得既正确又全面了。
19.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两个因素搭配起来能构成想像即可。例如,让秋风作画师,让喜鹊来讲这个故事,想像成立;让果农作画师,让南飞的大雁来讲这个故事,想像也成立。
四、作文(略)
单元检测题 篇二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
1 、“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边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A. 请做好准备 B. 请把电视机关上
C .小说不要带来。 D 、请你告诉小王。
答:
2 .下面各组中,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 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 ①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②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 ①他缺乏经验,难免会出现差错。
②他缺乏经验,难免不出现差错。
答:
3 .指出下列各句句意不明确的地方
( l )这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答:
( 2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答:
( 3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一定要有新的作风。
答:
二、阅读
(一)
(甲文)中秋过后《www.1126888.com》,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祆,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嚏!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手大笑道:“喧!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端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4 、这是节选自《孔乙己屿(范进中约中的文段,分别与了孔乙己与范进在封建制度的毒害下各自不同的命运。
两个文段中都运用了描写方法写人:都写了人物的语言、和。不同的是:《孔乙己》还有和描写。
在语言描写方面,两段文字各有不同:《孔乙己》写;而《范进中举》只写。“噫!好了!我中了!”这一句反复出现的作用是。
5 .两段文字在人物出场的描写上各有不同。甲文段先写人物的,而后写人物的;乙文段一开头便写人物的;甲方段这样写,或多或少表现出作者对所写人物命运的,而乙文段则表现了作者对所写人物的。
6 .两段文字都精心地写了人物的“笑”。《孔乙己》写掌柜的“笑着说”,聚集的人和“掌柜都笑了”,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走去了。”《范进中举》写范进“拍了一下,笑了一声”,“爬将起来,又拍手大笑”,“笑着,不由分说……”请分别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写“笑”的不同含义和作用。
答: __________
( 二 )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 4 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同“挥”)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找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为着万物毁灭而更变!
( 她的爱不仅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爱着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 )。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而大人们以为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选自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
7 .第一段有两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和母亲的。
8 、第一段的“不迟疑”与第二段中的那两句话相呼应?
9 .第二段的“屏”应读作,意思是:。
10 、根据文意,第二段中与“拂拭”词义相同的两个词语是。“拂拭一切”的目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1 、第二段,为什么说母亲爱的是“我的自身”?(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2 .第三段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拥原文的语句概括) 答:
13 .文中为什么要插入写景的文字(即第三段)呢?
答:
14 .第四段划线的部分说明母爱有什么特点?
答:
15 、第四段的括号内应填人哪个词语?
答:
(三)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发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 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 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 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倒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场的水陆道场,磬儿、铙儿、钹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6 .本文段节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作者___,是___朝人。
17.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分别打在镇关西的什么部位?
答:第一拳打在___。
第二拳打在___。
第三拳打在___。
18 .文中划线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描写了郑屠被打后的哪一种感觉?
答:① ② ③
19 .请找出文段中属于心理描写的语句。
答:心理描写的语句
20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鲁提辖“真个打死了”镇关西?写出这些语句来。
答:
21 、最后一段表现了鲁提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三、作文
22 、题目: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
提示:“波折”当中有教益。不管是教训,还是启示,最好通过对事件的记叙表现出来。①要写确实是自己经历过的;②是一次,不是几次;③是小的,不是重大关头的转折;不是成功的经历,而是波折。“波折”是指事情进行中发生的曲折。审题要审清。然后才知道应该写什么。
答案:
五册五单元
一、 l 、 B 。“我们要学习文件”有两种理解:①是理解为“我们要学习的文件。”②是理解为“我们(现在)要学习 ------- 文件了。”
“文件”是一个名词,“与“要”构成动宾结构,作为“要”(索取)的对象。 ACD 项接上去都不能消除歧义、只有 B 项接上去歧义才能消除:请关上电视机,我们马上就开始学习文件了。 2 、 C.A 项①中的“非”与“不”构成呼应,表示必须。这句意思是“必须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②句中“非得”是在肯定的句式的基础上进行强调,所以 A 项两句表意相同。 B 项①句中“除非”是该词,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与副词“才”呼应,构成一组关联词。②句中的“除非”相当于“除了”,意在肯定,表唯一的。该句意思是“除了你,别人去请,……”所以两句表意相同。 D 项①句中“难免出差错”的意思是“出现差错难免”;②匈中“难免不出现差错”是说“不出现差错难免”,两句都是说“出现差错是正常的”。而 C 项中的两句虽然都是反问句,但是,①句是表否定;②句是表肯定,所以答案应为 C.3 、( 1 )“他”指代不清,可指“得分最高的嘉宾”,也可指另外的人。( 2 )“背着”的宾语不清,可理解为总经理一人,也可理解为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人。( 3 )“几个”修饰不清,可理解为几个“学校”,也可理解为几个“领导”。二、(一) 4 .科举;动作和外貌;环境和心理描写;对话;独白;深刻刻画出范进中举后的精神极端兴奋的状态。 5 、语言,神态;神态;同情;嘲讽。 6 、《孔乙己》中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与人情的炎凉。《范进中举》中范进白头中举,心酸事和高兴事一起涌上心头而狂喜,传神地写出了科举制度毒害下中举后的丑态。
( 二 )7. 天真幼稚 温柔慈爱 8. 何等刚决 何等无回旋 9.b ǐ ng ng 除去 .10. 屏除 , 麾开 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11. 因为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 唯一的理由 , 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12. 万象纷乱 13. 烘托母校的爱是永恒的爱 14. 无私的 博大的 15. 浅显
单元检测题 篇三
一、填写题
1 、城闹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 , 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明月见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阔,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_____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 . 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___ 。
5 .给下面的文言文加标点符号。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 .用/线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的节拍画出来。
(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二、阅读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法毕力平陈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 .这段文言文共三个层次。其大意是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8 .用原文回答下边的问题。
( l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2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 3 )反映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是:
9 .“愚公”的“愚”具体含义是
A 愚昧无知 B 、愚笨迟钝
C .大智若愚 D 、愚而不学
10 .将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l )且焉置土石
( 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 、文段选自《 》,该文出自《 》作者是____
12 .注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1 )故( 2 )是人( 3 )恒( 4 )虑( 5 )作( 6 )喻
13 、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1 )苦其心志 ( 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 、这段文言文,讲了什么道理呢?
答:
(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弃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5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答:( 1 )瞑:( 2 )于: ( 3 )渔:( 4 )奔: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画线的部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17 .写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答:春:夏: 秋:冬:
18 .第二自然段共写了四层意思,试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四个句子。
答: __ ; __ ; __ ; ___
(四)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喧!微斯人,吾谁与归?
19 .文段选自《 》,作者___,是___朝人。课文选自《 》
20 、注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求___或__为__
先__微__归__
21 、从文中找出四对反义词答:
22 、翻译“微斯人,吾谁与归”为现代汉语 译文:
23 、“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答:
24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___和___
25 、“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什么?
答:“进” ___ ___ “退” ___
前一个“忧”指____
后一个“忧”指 _______
26 、抒发作者宽大情怀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____
三、作文
27 、题目:我设计的 ______
要求:
1 、首先要明确你设计的是什么东西:可以是书包,可以是房间,可以是一种工具,可以是一帽画,可以是一座图书馆,可以是……
2 .要交代清楚你要设计的原因。
3 .要具体介绍你设计的内容。
4 .介绍时要讲究说明的顺序、方法、用语的准确。
答案:
五册八单元
一、 l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过来。 3 、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 5 .略。 6. ( 1 )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峰峦/如聚,波涛 / 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二、(一) 7 第一层写愚公移山的主张;第二层写研究解决难题的办法;第三层写率众移山的艰难的情景。 8 、( l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 )“指通豫南,过于汉阴”。( 3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 、 C C 、( 1 )而且把挖下来的土和石头放在哪儿?( 2 )冬夏换季,才返回一次。(二) 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孟子(孟轲) 12 、( 1 )所以。( 2 )这样(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 3 )常常。( 4 )思虑。( 5 )有所作为。( 6 )了解。 13 、( l )使他的内心痛苦。( 2 )(通过这些,)让他的内心惊动或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所以”,用来的意思;“曾益”,增加的意思。( 3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14 、文段论证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三) 15 、( l )昏暗。( 2 )在。( 3 )捕鱼。( 4 )下棋。 16 、脸色苍白,满头白发的人,醉困覆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7 .依次为:野芳发而幽香,佳秀木而繁明,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18 、依次为:滁人游也;太守宾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四) 19 .《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范文正公集》。 20 、依次为:探求;或许;心情(心理活动);在…前;没有;归依、归附。 21 、悲与喜,进与退,先与后,忧与乐。 22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4 、指“感极而悲者”,“喜洋洋者”。 25 、“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前一个“忧”指民,后一个“忧”指君。 2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 、作文(略)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3篇《单元检测题》,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上一篇:《四个太阳》教案【精选10篇】
下一篇:让爱住我家【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