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绘画教案模板优秀4篇
初中美术教案 篇一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般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②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作者:(苏联)雅布隆斯卡娅,卫国战争后著名女油画家、基辅美术学院教授。
本作品是她青年时期时荣获国家奖的成名作,约4米宽的巨幅作品,表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阳光下,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堆积如山的金黄色麦粒的打谷场上,紧张而有秩序地劳动着。女庄员们兴奋的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了经过战争洗礼后的苏联劳动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风貌。作品构图宏伟,形象生动,主题鲜明,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③欣赏、评述《牛耕》,写观后感受交流。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
☆分组讨论、写观后感。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牛耕》(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砖画)
这是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5号墓中出土的、原位于墓前室壁的一幅砖画。我国自汉代以来,统治阶级厚葬之风俗盛行。墓室中绘有大量的砖画。这幅砖画与同一墓室的其他砖画的最大特点是,除了表现墓主生前宴欢、舞乐等享乐生活外,大部分是表现劳动人民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场面。是墓主为了祈求死后永远有一批劳动群众供他们驱使奴役、但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这幅表现牛耕的砖画,画面十分单纯,但作者颇具匠心。如两头牛有意画成一黑一白,以对比的手法突出画面的明快感。再如,画扶犁者,只寥寥几笔,不仅生动地画出了扶犁者的形态,而且其缓步前行时的姿态极富运动感。
④欣赏、评述《清明上河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自愿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县)人。
本作品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荣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名之作。全画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当时称“上河”,此河是当时国家的漕运枢纽,南北商业交通要道)及其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为巿区街道的繁华场面。教材中所选的是中段也是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一艘滿载着货物的大船,即将通过虹桥。桥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时失去了控制,船工们一面急忙放下桅杆和帆,一面正紧张地控制着船头前进的方向,有的在指挥,有的在掷缆绳,以使大船安全地通过虹桥。相映成趣的是,大船过桥的紧张又极具戏剧性的场面,吸引了桥上众多的行人。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桥下发生的一切。桥上桥下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热烈、紧张而又极其生动的画面。虽然画中人物都画得很小,仔细一一看去,个个都很生动,十分耐看,足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十分仔细,描绘人物的举止形态具有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从而使这一段描绘成为整个《清明上河图》中最吸引人、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场景。
⑤欣赏、评述《捣练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捣练图》(宋代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者:张萱,盛唐著名人物画家,擅长画妇女。现存的宋代摹本《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他的代表作。
《捣练图》因描绘唐代妇女制“练”(一种丝织品)的劳动场面而得名。全画共画了十二个人物,按制练的工序分成三组;右边一组描写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教材中所选的正是这一段。中间一组描写两个妇女在理线,左边一组描写两个妇女把练拉直,另一个淘气的小孩在下面来回玩耍,在中间和左边两组人物之间有一小女孩蹲在地上,用团扇在扇炭盆。十二个人物组织得疏密有致、动静适宜。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制练的劳动过程。作为一件艺术品,其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作者描绘这一劳动场面的高超技巧。这主要表现在由四个妇女组合而成的画面,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有独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站立的位置和姿态各不相同,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具有唐代妇女的共同特征。描画勾线工细又劲健,设色富丽而又匀净雅致,衣服的质感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课后拓展
(1)请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欣赏、评述、交流,课后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2)课余时间,多搜集优秀中外美术图片,通过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标志设计初中美术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标志的用途和其意义,明确标志设计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标志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具准备:
标志范例、课件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色彩、搜集到的标志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电教室作为我们学校的一个教学的公共场所,假如有人要在这里吸烟,你会同意么?你能用那些不同的方式告诉人们这里不准吸烟?
那种方式更能比较直观简便准确快捷传达禁止吸烟这一信息呢?
小结:老师非常赞同大家的观点,假如把这同学们画的这些视觉图形进一步加以简化、美化,形成像这样简明易认印象深刻的视觉符号,他将更能准确地向人们传送特定的信息,这就是标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标志设计。(出示:课题)
师: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有关标志的那些知识呢?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和老师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在情境中欣赏各种标志(重点了解标志的表示形式 标志的作用 标志的特点 )
一位外地的朋友,初次来到我们佳木斯,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自身开着车去了好多地方,愉快地度过了一天。你想知道为什么么?
汽车启动了:
一组:邮局等公共标志
二组:交通标志,
三组:商品标志,
四组:是电视网络中的新兴标志,
三、标志的表示形式
1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你喜欢的标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再组内互相欣赏一下,从标志的构成形式上尝试给给他们分一分类别,谁能到前边来分一分?
标志的构成形式1以图案为主的标志2文字为主3图文结合的
2快速记忆游戏:为什么医院 花花公子服饰残疾人通道便于记忆?
四、接下来我们看看书中给我们带来了那些标志?
你又发现了标志的哪些特点?
标志的特点:简洁 易懂 醒目 美观。
从哪里能感受到标志的简洁的美?
警示性的标志以黄色和黑色搭配为主
禁止类的标志已红色为主
黑白也是标志中常见的色彩
五、小练习
请根据大家对标志的认识和理解快速设计一个“保护树木 禁止砍伐”的社会公益标志
活动:小组合作
在展示作品是和时发现问题
1不够简洁
2注意标志的美化醒目
3创意不够新颖:
1 以同学的实例讲构思的巧妙 立意新颖 选材独树一帜
2欣赏:农业银行 污水排放 2008奥运会的标志
我们在构思力求深刻、巧妙、新颖、独特,表意准确,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六、艺术实践活动“关爱学校标志设计大赛”
同学们,“关爱学校标志设计大赛”即将开始征稿,
稿件要求:简 - 准 - 奇 - 美
作为学校小主人,你们应该最知道学校的什么地方需要标志,你们都有哪些好的想法,谁来说一说?
1学校宣传美化标志
2学校行为标志
3学校环境标志
小标志大作用,下面就请同学们行动起来,把这份浓浓的关爱之情化作我们的实际行动吧!
遇到困难的同学可和时向老师和时提出,或到微机中查阅相关的资料库。
七、作品展评
八、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大家都有各自的收获,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中国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百品牌标志是什么?我相信十几年后世界最具有经济价值的品牌标识就会诞生在你们的手中,为此我充溢了希望,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么老师期待大家都能早日亲手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品牌标志。
初中美术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师:这是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总结: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新授:了解借物寓意: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
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看书《蔬果图》(吴让之清代)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画家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兰花图:看课件、书活动一: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出示王冕的《墨梅图》活动二: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和所有的花朵。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再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出示齐白石的《家雀》。
根据所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幅画的寓意。欣赏国画作品:了解用墨方法:泼墨法、破墨法、没骨法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
出示师的两幅写意荷花作品。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用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体会花鸟画的“借物寓意”。活动三:体验与练习
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标志设计初中美术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⒈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⒉大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标志。
⒊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⒋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
记号笔、蜡笔、白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标志
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标志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⒉标志能够很清楚地提醒我们前方是什么。
二、生活中的标志
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标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⒉(出示各种标志图)你们看懂了哪些标志?它们是什么样的?表示什么意思?
⒊例如介绍理发店的标志:这是理发店的标志,如果你想理发,只要看见这个标志,就可以进去了。
⒋原来标志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地方,它是一种简单而清晰的图示语言。
三、讨论设计标志
⒈你们想设计标志吗?你想设计什么标志?(幼儿自由讲述)那这个图案应该怎么画?
⒉小结:标志的图案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⒊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为我们班的各个区域设计一些标志。
⒋你们想为我们班的哪个区域设计标志?那这个图案应该怎么画?
四、设计标志
⒈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标志,那我们就分组设计吧。
⒉幼儿设计,教师巡回观察。
五、展示标志
⒈(展示一些标志)师:你看懂了哪个标志?它标志什么意思?
⒉师:你设计的标志表示什么意思?你打算把它贴在哪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帮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对属于自己的新物品及生活区域生一种亲切感。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标志,并粘贴在杯子、床铺、个人柜子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在生活中对号使用物品。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初中美术绘画教案模板》,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