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1、 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 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
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
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cai: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可爱。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 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 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 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 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
(2) 指名发表看法。
4、 读例文,再交流。
(1) 学生自由读。
(2) 指明朗读。
(3) 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三 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 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 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 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 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 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第二课时
一 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
1、 观点是否鲜明、正确。
2、 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
3、 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三 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
1、 好朋友之间互改。
2、 自己修改。
第三课时
一 教师评讲习作初稿,结合学生习作提出共性问题。
二 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定稿。
三 誊写习作。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菩萨是怎样的吗?(板书:菩萨)
学生交流。(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2、说说对兵的理解。(板书:兵)
3、质疑:“菩萨兵”是谁?为什么称他们是“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自学
出示:
藏民 地区 一段 同胞 朱德 翻译 糊涂 春耕 播下 动员 感激 平平展展 尽心尽力 多音字:挨 藏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三、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过渡: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菩萨兵”这个题目出自文中的一句话,请同学们快速地找出来。
1、学生自由读,划出文中的句子。
2、 交流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1)“菩萨一样的司令”是谁?“菩萨一样的兵”是谁?
(2)是谁这样称呼他们的?
(3)指导朗读:藏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注意读出感激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藏民们原来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交流: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1)抓住“一……早就……”等词语体会藏民的害怕。
为什么害怕?想象反对军队是如何对待藏民的。
(2)朗读体会。
3、教师小结:藏民们原来是如此害怕军队,可是后来又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例文 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白胡子老人的聪明智慧,激发阅读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弄清白胡子老人是用什么办法把“年”兽赶跑的?他的办法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问:大家喜欢过年吗?为什么?过年前一天叫什么?那天晚上,家人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吗?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识字感知。
1、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词。
传统、牲畜、躲避、腊月、闯进、爆竹、气宇不凡
来历、异常、风俗、整夜、不熄、耀武扬威
三、理解词语。
气宇不凡:很有气度,不同常人。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_风。
四、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传说中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除夕之夜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位白胡子老人想办法赶跑了怪兽。从此,年年除夕,人们都照着老人教的办法聚在一起守岁,后来就成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年”。
五、布置作业。
1、“年”到底是种怎样可怕的怪兽?
2、白胡子老人到底想出什么办法居然把如此可怕的怪兽吓跑了呢?
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看课件:“年”是怎样形成的①认识“年”这种怪兽②学生简要说一说
二、学习课件
1、看课件:认识年、说说年
2、结合课文,说说年的危害及人们怎样对“年”的害怕(第二自然段)
3、小组学习讨论探究(第3至5段)
A、白胡子老头是用什么办法把“年”赶跑?
B、他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C、从这件事,你有什么体会?
默读课文,能回答的在书上做上记号,有疑问的地方打上?或是在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上自已的体会。
4、小组讨论交流交流
①白胡子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年”怎样来的,结果怎样走的
③赶走“年”的办法
④好词理解并说一句话:精神矍烁、气宇不凡、耀武扬威、安然无恙、七嘴八舌
5、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6、拓展:家乡过年的风俗或者不同地区的过年风俗
三、作业
1、摘抄文中的优美佳句
2、将自已了解到的家乡过年的风俗整理一下,写在我的采集本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3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拼音教案优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