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用积累的识字方法记住初步识记一些字词;
2、引导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提取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熟悉故事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4、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创世神话,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意愿。
【重点难点】
1、识记重难点字词;
2、能够体会神话故事中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意愿。
【教学准备】
课件、其他相关神话资料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张我们曾一起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今天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同学们来猜一猜这是哪里?(展示图片)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让老师想起了咱们这学期刚学过的《神州谣》,你们还记得吗?(生答:记得)那就再背一背吧!(齐背诵)
2、是呀!我们中华古称神州,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今天张老师带领大家去古代神州大地上听一听那里的故事。(板书:羿射九日)
二、初读课文,理解射日的原因
1、图上的这个人是谁?他在做什么(展示图片)?然后认识羿。
2、图上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树?(形状、颜色)猜一猜这棵树的名字?这棵树上住着十个太阳,很有意思。齐读这个自然段,去认识这棵树吧?
3、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十个太阳轮流值日,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好处?”
4、换偏旁认识“值”。
5、十个太阳轮流值日,很乖很乖,可是有一天事情发生了变化。齐读文段,学习“一齐”的近义词。
6、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齐读句子)
7、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你通过什么词判断出来的?这个句子里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把太阳比作火球?(共同点:形状、颜色)理解“炙烤”的意思。
8、十个太阳到底把大地炙烤成什么样子了?(默读第三自然段回答)总结羿射九日的原因。(齐读:读出人们日子艰难的感觉)
三、理解课文,清楚羿射日经过。
1、女生赛读,用“~~~~~~”将羿射日遇到的困难勾出来。学习羿射日的动词,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问题?(翻过、蹚过、来到)说明了羿射日历尽了千辛万苦。两个”九十九”是真的九十九座山,九十九条河吗?这里的九十九是虚数,说明羿射日遇到了很多困难。(女生再读,读出重点词汇)
2、男生齐读文段,重点词语都是什么词?(动词),它们体现了羿是个怎样的神射手?学习“英明神武”,现在你们都是一个个小小神箭手,读出羿英明神武。
3、英明神武的羿手拿一把神弓,这把弓可太厉害了,帮着羿快速地射下了九个太阳。那弓这个字在古代是怎么写的?一起来看一看。最初的“弓”长成这个样子,小棚友们知道这是什么文字吗?对,我们在《贝的故事》里学过,这是甲骨文。猜出另外几个字。
4、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找出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的原因?他是怎样想的?(用“—”画出来)
5、总结羿射日的经过,并推出羿射日的结果。展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勃勃生机的含义。(勃勃生机=生机勃勃:生命旺盛的样子)
6、再次展示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带着学生复述故事。
四、拓展延伸。
1、通过微课学习《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神话中的人物,他们是射下九个太阳的羿,开天地的盘古和造人的女娲,这些神话故事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莫过于神奇,因为这些神话故事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故事里都充满着神奇的想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案 篇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读下面的词语。
值(zhí)日熔(róng)化艰(jiān)难神箭(jiàn)射(shè)日乱窜(cuàn)炎(yán)热滋(zī)润爆裂(liè)繁茂(mào)奔腾(téng)
3、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读课文,把句子读流利,了解课文内容。
二、感悟课文结构,练习讲故事
1、读读课题,说说“羿射九日”的意思。
2、思考:
(1)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原因?
自己读一读课文,想想原因是什么。
(2)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经过?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是怎样射掉九个太阳的。
(3)默读第4自然段,把描写羿射日的句子画出来。
(4)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结果?
(5)为什么羿只射了九个太阳就不射了?
(6)自己读一读,想想羿射九日以后会怎么样。
3、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4、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订正。
5、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羿射九日”的故事。
三、讲述神话故事
1、(播放动画)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2、这么好的动画如果加上配音就更好了,想试试吗?
3、小组内合作,互相补充。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描述出来。
(学生看动画练讲故事,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讲故事。
四、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你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
【板书设计】
羿射九日
起因十日同时出现日子艰难
经过搭拉对准射日
结果勃勃生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很顺利地完成了每个环节的教学。原因是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时,充分考虑到自己这样设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能够让学生捕捉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让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以自己的预设为主,怕达不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使劲儿拽着学生走。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对于个别问题我还是有些急躁,没有很好地听完学生的想法。
[再教设计]无论何时,教师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真正听清学生说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用冷静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课堂。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篇三
课前解析
《羿射九日》脉络清晰,故事性强,讲述羿射九日的经过,语言平实,易于理解,全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塑造了羿高大英勇的形象,赞美了他为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注课题:神话是经过了“想象”的加工,成为了“神化”了现实生活,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反映了当时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愿望,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关注课文:既要引领学生体会羿的形象,又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要素即学习默读,不指读。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关注生字:本课形声字较多,如“稼、窜、值、滋、熔、裂、箭”都是形声字,声旁和字的读音都有一定关联,在识字中复习形声字构字规律,并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生字。“稼”读作四声,在“庄稼”中读轻声。
本课需要重点指导点的书写:“觉”第二笔是点,切勿写成竖,运用对比记忆法区分“学字头”和“小字头”;“类”上半部分的“米”最后一笔是点,切勿写成捺;“艰”的“又字旁”第二笔是点,不是捺;“炎”的上半部分“火”最后一笔是点,下半部分“火”最后一笔是捺,需要区分。
关注词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借助图片理解教抽象的“光明、苦海、生机”,借助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艰难、炎热、花草树木”。
教学目标
1、认识“射、值”等12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东边、光明”等18个词语。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射、值”等12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东边、光明”等18个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故事导入,引起兴趣: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大禹治水》,哪位同学能简单的讲一讲这个神话故事呢?
预设: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他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2、猜谜游戏:我们的国家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哪些呢?
出示课件1:
3、引入本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跟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板书:后羿射日)
4、提出问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出示课件2:
预设:羿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射日?羿是怎么射日的?羿射日为什么留一个?
5、引导进入课文: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得把课文读通顺。
设计意图:复习《大禹治水》后进行神话猜谜,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复习上学期学的神话故事,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围绕课题提问,关注核心内容,引发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出示课件3:
2、同桌互读:相互纠音、正音。
3、检查初读效果,再读课文
(1)认读第一组词语出示课件4:
①回归课文,再读课文:这些词语出现在课文的哪里?请你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②想象画面:读了这组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板书:艰难)
(2)认读第二组词语出示课件5:
①回归课文,再读课文:这些词语出现在课文的哪里?请你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②想象画面:读了这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板书:勇敢)
(2)认读第三组词语出示课件6
①回归课文,再读课文:这些词语出现在课文的哪里?请你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②想象画面:读了这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板书:生机)
4、通读全文:生字词读得很准确,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再读一遍。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习左右结构生字“值、艰、此”出示课件7:
(1)引导观察,发现规律:观察“值、艰、此”左右部分的宽窄,有什么发现?
预设:“值、艰”左窄右宽,“此”左右均匀。
(2)教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值”竖压竖中线,三横靠左不靠右。“艰”捺变长点,竖提压竖中线。“此”左边最后一笔是提,竖弯钩在竖中线右侧。
2、学习上下结构生字“觉、类、害、炎”出示课件8:
(1)引导观察,发现规律:仔细观察“觉、害、类、炎”上下部分,有什么发现?
预设:“类、炎”上窄下宽,“觉、害”上半部分要写扁一些。
(2)教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觉”第二笔是点,写在竖中线上。“类、炎”上半部分都要写在上半格,并且上半部分最后一笔都是点,千万不要写成捺。“害”的第七笔竖要写到竖中线上,而且要连着最下面的“口”字。
四、回归课文,夯实字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表格出示课件9:
五、板书设计
羿射九日
艰难勇敢生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朗读课文
1、排火车读词语出示课件10: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课文结构,根据表格提示试讲故事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找一找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讲述了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出示课件11:
预设:第1-3自然段:起因;第4-6自然段:经过;第7自然段:结果。(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交流:组内练习借助表格提示讲故事出示课件12:
设计意图:长而复杂的故事,给出“扶手”,教给学生与之前学过的不同讲故事方法:表格结构图讲述法,即运用表格内容提供故事发展的线索,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细节,感悟神奇
1、教师示范讲述故事:要讲好这个故事,不但要记住大脉络,还得“说清小细节”。
2、小组讨论,感悟神奇:你觉得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和同学交流神奇在哪儿。
3、分享神奇在哪
(1)起因(第1-3自然段)
①第1自然段:课文开篇介绍了很久很久以前世界的样子,你觉得哪里神奇呢?
预设1:海上能生长大树,是怎么长得啊?扶桑树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13:
预设2:太阳怎么站着的,他有腿吗?底下的九个太阳干什么呢?出示课件14:
预设3:两轮车是什么做的,不怕太阳烧坏它吗?这辆两轮车是怎么跑的?是马拉着跑吗?出示课件15:
预设4:十个太阳每天轮换,如果他们都出来会怎样?都不出来又会怎样?
出示课件16:
②第二自然段:这十个太阳和你们想到一起去了,果然一齐跑了出来,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课件17:
②第三自然段:十个太阳都跑出来,大地可遭了秧,人类生活非常艰难。
出示课件17:
(2)经过(第4-6自然段)
①借助动词想象羿射九日的画面:请同学们圈出描写羿动作的词语,想一想羿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18:
②体会太阳的“害怕”:面对如此勇敢无畏的羿,最后一个太阳是什么心情?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他害怕极了?出示课件19:
③引导理解:羿为什么没有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请大家读一读。出示课件20:
(3)结果(第7自然段)
①教师导读: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自己读一读。出示课件21:
②与第2自然段对比读:请同学们把前后两段文字进行对比,你想对羿说些什么?出示课件22:
四、借助表格,完整生动地讲故事
1、小组活动:根据表格内容,四人小组合作,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
2、讲述故事,同学互评
3、总结:神话故事从古流传至今,是因为中国神话故事蕴含着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五、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1、《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采用表格的形式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根据表格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神话故事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对劳动创造的颂歌,对坚忍不拔、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等英雄精神的赞美。课后推荐学生课后读一读这些神话故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射、值”等生字,会写“觉、类”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3、情感与价值
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
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羿射九日”就是其中一个。
2、指导学生读题。
二、学生质疑,导读课文
1、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问题,并出示:
(1)羿为什么射日?
(2)羿怎样射日?
(3)结果怎样?
3、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动画片《羿射九日》片段。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3、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羿射掉了九个,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四、学习生字
(一)识字。
1、语境识字。
十个太阳没有轮流值(zhí)日,而是一齐跑了出来,地上的沙石都要熔(róng)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jiān)难。神箭(jiàn)手羿射(shè)日,太阳爆裂(liè)开,火球乱窜(cuàn)。羿射九日,炎(yán)热退去,庄(zhuāng)稼(jià)生长,土地滋(zī)润,花木繁茂(mào),江河奔腾(téng),大地重现勃勃生机。
学生反复拼读生字,认读句子。
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生字卡片检查。
指名读、“开火车”读。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你有什么新发现?
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写字。
“弓”字:占中格,共3画,横折、横、竖折折钩。
“炎”字:占中格,上面的“火”要小,且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讲评写字,学生再练写。
五、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生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4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上一篇: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最新10篇】
下一篇:幼儿园语言滑滑梯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