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一
课前准备
课前谈话:以学生上课用教材文字内容及编排为谈话内容,请学生谈谈对书本的印象。
1、仔细聆听,交流发言。
谈话导入,建立和谐的师生学习环境。
范例激趣
1、出示文档《我的学校》
(3种不同文字设置的内容)
2、提问:你觉得3个文档的文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个漂亮?为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结(字体、字号、字形)。
1、学生认真观察范例。
2、了解从字体、字号、字形对文字进行设置,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学习任务。
个案示范
挑选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效果进行示范(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点)
1、先选中要设置的文字。
2、然后在工具栏上选择相应的效果按钮,对选中的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
1、听教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声卡:它是计算机的声带,计算机能发出声音全靠它。
内存条:计算机的临时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内存储器。
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往往通过人的脸表现出来,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音箱:是计算机的嘴,计算机由它发出声音,同样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相当于我们使用的笔,也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仓库,硬盘也是个大仓库,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和U盘等),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课件)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画不规则图形》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本课教材是平面图形操作知识,学习用画图软件画不规则图形的方法,教材中选择了画鱼、画五角星两个实例让学生熟悉曲线工具与多边形工具,感觉较为单薄,不够丰满。所以我增加了画水滴,让学生掌握曲线工具的不同画法,增加了画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探究活动,再过度到画五角星,让跨越度过大的教材更能适应大部分学生学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画图软件,对工具箱有一定的了解,能应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画出规则图形,学生已经对画图软件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针对四年级学生好动、好尝试的特点,把本课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主动去质疑、尝试、讨论、归纳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曲线工具、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同一种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能用曲线工具、多边形工具等构建简单和谐的图形,能灵活应用工具画出形态迥异的图画。培养学生处理图形的能力,形成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利用画火炬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奥运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曲线工具与多边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是本课的重点;能灵活使用工具处理图形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多思教学法,把教学内容细化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在完成任务中“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达到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学习方法:
四人小组为学习模块,以小组探究、互帮互学、相互促进、综合汇报,在小组内开展“谁是巧巧手”活动,看谁画得最棒。小组人数不宜过多,这样有利于交流,也有利于评价,在小组内开展活动中,得到鼓励的面积也比较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小巧也节省了大量的评价时间。
七、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共分为六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承上启下。
让学生说说上节课学会了哪些工具的使用,并简单演示使用方法。
师:刚才大家画的都是规则图形,如果遇到不规则图形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不规则图形》。
(二)看书质疑,学习曲线工具。(小任务一)
1.读书、交流、探索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5——16“画一条鱼”的①—⑥,想一想,曲线工具如何使用,自学中遇到什么问题?并以小组讨论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通过自学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由于不用心,看完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也不知道曲线工具怎么用。
第二种,觉得画鱼很简单,只需三条曲线,再画上几笔就完成了,这类学生大多原来电脑基础比较好,但看书较糊涂,学习大多依赖于对软件的探索。
第三种,会发现,如果严格按照书上的6个步骤根本画不出鱼来,这类学生学习严谨,胆。大心细,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对第一、二种情况不必费太多口舌,后续的学习就可以让他们掌握应学的知识。
第三种情况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让学生演示一下自己的发现,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指正书上的错误。借机鼓励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最后强调画一条曲线所必须的三个步骤,学生在说为什么时,就是一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来主导这一个环节,以生教生,效果更好。然后再让全体同学动手去做一做,画一画这条鱼。
最后再汇报,让学生说说画曲线的三个步骤,说自己的发现与解决办法。同时老师结合学生的演讲,示范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再进一步说明曲线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介绍画水滴的方法。
这样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学习信息技术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养成看书、做事胆大细心的好习惯。
2.巩固新知
学习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后,要让学生把曲线工具与其它工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并提供给学生以选择学习的机会,在画鱼与画水滴之间让学生自己选择,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作业去完成,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并在小组内比一比,谁是“巧巧手”。
学生画完后,老师展示画得好的作品,特别展示学生中画的很漂亮的或者有创意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一样的工具只要灵活应用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授以“巧巧手”的称号,并以掌声鼓励。
(三)找规律(小任务二)
师(边讲边示范操作): 是多边形工具,多边形工具的用法是先按住鼠标左键拖曳一条线段,然后就可以在画面任意处单击,画笔会自动将单击点连接起来,直到你回到第一个点单击,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多边形了。
生操作:
1.要求学生快速画一个三角形,并记住绘画方法与步骤。
2.要求学生快速画一个四边形,并记住绘画方法与步骤。
3.要求学生快速画一个五边形,并记住绘画方法与步骤。
让学生总结,画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绘画规律,如果一时学生语塞,可以引导学生留意画图规律[有几个角,鼠标只要在相应的位置单击(N-1)次,最后一个角只要双击鼠标,就可以自动闭合图形(其中,N为图形的角数。)]。然后让学生依书上说明画五角星,难度也就降低很多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讲评作品:鼓励画得好的学生,“你画得真好,老师很佩服你,你太棒了!”
(四)用心灵作画(小任务三)
作画之前,老师介绍奥运会火炬的由来。
奥运会的火炬仪式,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地,当地人们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隔4年就要祭祀一次众神。在圣地奥林匹亚祭祀时,人们还要进行短路竞赛活动。哪个运动员首先从祭司手中接过火把,把火神普罗米修斯前祭坛上的圣火点燃,他就是胜利者,他还将被视为英雄而受到人们的尊敬。运动会中进行的“火炬接力”活动,是从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开始的。当时,德国长跑运动员到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火炬,然后一个接一个把火炬传到柏林运动场。我国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首次举行了“火炬接力”活动。
师:同学们,今年8月8日奥运会就要在我们中国北京举行了,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画出奥运火炬吗?让我们用画火炬的行动来支持北京奥运,看谁画出来的火炬最漂亮,谁就是火炬手。
然后学生动手作画,老师在巡视中请几个画得快且好的学生离开座位,去找好作品,评出四个火炬手。也让这些画得好的学生见识一下,强中更有强中手,唯有不懈努力,才能永远是最好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师示范)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 https://m.1126888.com/ 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全课总结(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五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曲线”工具的用途,从而判断和选择“曲线”工具
认知“曲线”的存在并了解其重要性,学会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会选择和运用“曲线”工具绘出图形
3. 情感目标:在欣赏图片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意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件的保存与打开,“曲线”工具的用法
难点:“曲线”工具中的用法及一个弯曲与两个弯曲的不同画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 课件演示,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画图”中“椭圆”工具的用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曲线”工具的用法,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演示)
师: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发现“曲线无处不在”,如果缺少曲线,生活九号亏变得单调乏味。下面请大家找一找,在你们身边还有哪些曲线事物呢?
(生寻找,回答)
师:看来曲线组成世界的一部分,十分重要,那么今天我们也动手把曲线加入到我们的图画中。
2.师提出任务,生自主探究
(打开“画图”软件)
师:上节课,我们用“椭圆”工具画太阳要“三步走”,请位同学说说哪三步走呢?
(生答)
师:好,同样,画曲线时大家可以仿照画太阳的方法,自己动手试一试。
任务一:画出2个弯的图形
(1)展示图片,提出任务(展示课件2)
(2)生自主探究,师巡回指导(若发现有多人出现共同问题,可暂停讲解)
(3)生展示作品并讲解方法
(4)师总结评价(概括出“三步走”,先画出直线,后拖动两次才行)
任务二:画出1个弯的曲线图形
(1)展示图片,观察对比(展示课件1)
师:比一比,这两副图中曲线有什么区别?(一个是1个弯的,一个是2个弯的)
(2)师提出任务,生解决任务(若发现有共同问题,可停下讲解)
(3)生展示作品并讲解其方法
(4)师总结评价(概括出1个弯的曲线与2个弯的曲线画法的异同点)
任务三:画封闭曲线图形
(1)展示图片,观察对比(展示课件2)
师:看一看,这种曲线与刚才的两种曲线又有什么区别?(是封闭图形)
(2)师提出任务,生自主探究
师:因为画曲线时,先画出直线而封闭图形的终点与起点师是同一点,那么我们画出的第一步还是直线吗?想一想,动手试一试。
(3)生展示作品,并讲解其方法
(4)师总结评价(封闭曲线应先画出一点,然后在其它地方点击2点,就像在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出单击一样即可)
3. 布置作业,生创作想象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摸索出几种曲线的画法,下面老师请大家可用刚才的知识完成一枝柳条的曲线图,里面既有封闭的树叶也有不封闭的树干,每组比一比,看看哪组最棒,最快。(请信息小助手检查作业)
(师观察,帮助)
4. 生展示最佳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总结
(师针对三种不同的曲线画法的区别作提示总结)
5. 师总结评价,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下面请大家关闭窗口,弹出一个对话框,点击否这样你们的作品会丢失,你们一定觉得自己辛苦画的画丢失了很可惜,不要紧,下节课,我们一起学学怎么样保存自己的作品。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答)
师:哦!今天我们先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看到了美丽的彩虹,壮观的长城军舰,美丽的动植物,神奇的曲线,还去游乐园
参观了一下,让我们感受到了“曲线无处不在”,然后我们学习了三种曲线的画法,分别是一个弯的,2个弯的,以及封闭的曲线。
看来,这节课我们大家学到了很多知识,你们可真棒。那你们知道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富有吗?(生答)
师:老师觉得有知识的人是最富有的人,今天你们学到那么多知识,所以你们也越来越富有了。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信息技术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上一篇:《泉水》语文教案【优秀8篇】
下一篇:《绘画熊猫》教案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