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九册第70-71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猜谜游戏: 篇一
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请你猜一猜它的底和高各应是多少分米?看谁猜出的答案最多。
并说明等以后学习了分数乒,还会有更多的答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 篇二
教学目标设计:
1、激发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体会“等积变形”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矛盾
拿出一个长方形框架,提问:这个框架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你会求吗?你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师捏住两角轻微拉动长方形框架,使它稍微变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它围成的图形面积你会求吗?你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边长×邻边长
学情预设: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会受以前知识经验和教师刚才设问的影响,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邻边长。
教师继续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使变形后的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到最后拉成一个很扁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等于底
边长×邻边长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板书课题。
学情预设:随着教师继续拉动的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的变化,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体系开始坍塌。这种认知平衡一旦被打破,学生的思维就想开了闸的洪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用底边长乘邻边长不能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二、另辟蹊径,探究新知
1、寻找根源,另辟蹊径
教师边演示长方形渐变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边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能用长方形的长与宽演变而来的底边长与邻边长相乘来求面积呢?
引导学生思考:原来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小了,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与什么有关呢?该怎样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学情预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在教师的操作过程中,底边与邻边的长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底边长与邻边长相乘的`积应该也是不变的,但明显的事实是学生看到了平行四边形在越拉越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越变越小。看来此路不通,那又该在哪里找出路呢?
2、适时引导,自主探索
教师结合刚才的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了,是否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求面积呢?
(1)学生操作
学生动手实践,寻求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三种方法出现。
第一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做的高剪开,通过平移,拼出长方形。第二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任意一高剪开。
第三种是沿平行四边形两端的两个顶点做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观察比较
刚才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在操作时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呢?
(3)课件演示
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
3、公式推导,形成模型
既然我们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那么转化前的平行四边形究竟和转化后的长方形有怎样的联系呢?怎样能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讨论,如小组有困难,可提供“思考提示”。
A、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什么变了?什么没有改变?
B、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C、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就能得出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用完整、条理的语言表达其推导思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并将公式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变化对比,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比较前后两种变化情况,思考:第一次的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与第二次的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这两种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哪种变化能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来源呢?为什么?
5、自学字母公式,体会作用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1页,告诉老师,如果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你觉得用字母表达式比文字表达式好在哪里?
三、实践应用
1、出示课本第82页题目,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底边长5m,高2。5m,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出列式的根据)
2、看图口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会求吗?你是怎样想的?
4、分别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单位:厘米)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还能再画多少个?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翻书到86页,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
2.好,下面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学过的图形?
3.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二、民主导学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3.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7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在剪一剪、拼一拼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想一想、看一看中初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数学活动,体会转化等数学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剖析:
1、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具、学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及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猪八戒和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回到高老庄种起地来,可是孙悟空的地在猪八戒家的旁边,猪八戒的地却在孙悟空家的旁边,它们都觉得干活时很不方便。于是它们商量把地换一下。可是孙悟空的菜地是长方形的,猪八戒的菜地是平行四边形的,它们都在想这样交换公平吗?同学们,你们说这样交换公平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样交换是否公平呢?
生:算出这两块地的面积,比比就知道了。
师:那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算呢?
生摇摇头。
师:那你们想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齐读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数一数,然后填写下表。(一个方格代表1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小组讨论:
(1)仔细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小组讨论:能不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该怎样转化?(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必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剪拼。
(3)指学生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并观看电脑演示过程。
(4)讨论:
A、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面积变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它的大小没变),(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B、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成的长方形的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
(5)交流汇报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也可以写成S=ah或S=ah(师板书)
四、当堂检测
1、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推 www.shancaoxiang.com 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现在你们会利用公式解决问题了吗?
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学生作业。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面积,列式正确的是:()
A:8×3B:8×6C:4×6D:4×3
通过做此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思考题 篇五
用铁丝围一个右图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至少需要用多长的铁丝?
(单位: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
2块平行四边形彩色纸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师:出示平行四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生指出它的底和高。你能画出它一条底边上的高吗?(在平行四边形图片上画一画,并标出底和高。)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喜欢喜羊羊的动画片吗?据说羊村的牧草越来越少,村长决定把草地分给各个羊自已管理和食用。懒羊羊分到的是一块长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它们认为自已的草地更少,争了起来。同学们想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
2、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口算长方形草地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2)师:你能帮它们求出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
1、大胆猜想
师:在学习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最初使用了什么的方法?(数方格)今天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剖析: 篇七
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来突破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重点。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长方形等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播放运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火箭成功发射的录像。
2.师: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时刻,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们在数学活动上利用一些图形拼出了运载“嫦娥一号”的火箭模型呢!
3.(课件出示拼成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火箭模型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提问:如果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要知道它们的什么?哪些图形的面积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怎样求?
4.比较其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
1.数方格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写书上80页表格。
(3)反馈汇报数的结果,得出: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4)提出问题:如果平行四边形很大,用数方格的方法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6)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并全班反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7)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利用三角尺、剪刀,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我们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完成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2)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4)利用课件演示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过程。
(5)观察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A.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B.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6)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得出:
A.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B.拼成的长方形,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7)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8)活动小结: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了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边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验证了前面的猜想。
3.教学例1。
(1)(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的底是6 m,高是4 m。它的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并反馈答案。
三、看书质疑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回答。)
五、巩固运用
1.练习十五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答案。
2.你会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3.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4.练习十五第3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在数方格、剪拼图形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应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教学,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评价的意识。
4、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重点使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
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1、多媒体计算机及课件;
2、每个学生3张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及剪刀一把、尺子。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新:
1、这图形你认识吗?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宽]这又是什么图形?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谈话引入:你想知道你所做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多大吗?
二、引导探求:
㈠提出问题:
1、用数方格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⑴谈话:我们以前研究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用到了数方格的方法,今天为了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我们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屏幕(微机显示教材P69图)。
⑵数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提问:
A、师:每个方格代表多大的面积?(电脑闪烁小方格,并在学生齐答后显示“1平方厘米”图例)
B、指名来数一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⑶若以下面的这条边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电脑显示),那么它的底和相应的高各是多少厘米?
2、电脑显示教材P69图,数出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并求出它的面积。
3、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电脑同时显示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上面二个图形,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大家发现了什么?再请大家看看它们的面积呢?
电脑逐步显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
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
引导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到底对不对?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平等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这种方法方便吗?还有更方便的方法吗?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想办法来证明它吧!
电脑展示:
(1)底、高、不变,面积不变。
(2)底、高改变,面积变化。
你们的猜想正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它的底和高有关,如果给你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面积吗?
㈡推导公式:
1、小组合作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那么能不能想个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而用公式来计算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四人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1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及剪刀,以学习小组合作为形式,一人动手,三人留意看,并请同学们在剪拼的过程中,思考以下二个问题:(显示)
⑴怎样剪拼才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⑵转化后的图形与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要求:比一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最能干,拼得又对又快?)
2、各小组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交流实验情况:
⑴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呢?请上台来交流!
⑵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继续请同学演示)。
⑶电脑演示各种转化方法。
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规律:
⑴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⑵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⑶剪样成的图形面积怎样计算?
⑷小组上台汇报,指着图形说一次得出: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同位指着图形说)
7、自学字母公式:记文字公式不方便,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公式表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S=a×h(板书)。同时强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还可以记作S=a.h或S=ah(板书)。
㈢巩固公式:
刚才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那么,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平行四边形的底和相对应的高)
㈣应用解决:
下面让我们用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电脑显示:“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如下图),它的底长32.6米,高8.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平方米)
板书:32.6×8.4≈274(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约是274平方米。
(挑一学生的作业投影评讲)
教学目标预设: 篇十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现拟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在比一比、动一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应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教学,培养互相合作、交流、评价的意识。
4.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10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上一篇:触摸春天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