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9加几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9加几》的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
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P99T1
⑴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只小绵羊?
②生数
⑵再出示右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
②生数
⑶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9+7
2、揭题:9加几的练习课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1、生独立算9+7=?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9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100T6(补充 9+5)
①学生独立口算、连线。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9T3
(1)出示第一幅图
① 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师: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
②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交流算法
(2)出示第二幅图
①看图说图意
②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交流算法
4、出示P100T4
①学生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②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知道什么?
③列式计算后校对
5、出示P100T5
①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②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作业
让家长出题,你来说,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加几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9~100页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谈话导入
(1)学生操作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2、创设情境
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
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
教师板书:9+7=16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
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
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
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
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独立观察,寻找各数,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练习十七第2、6、7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图片:练习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习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习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9加几》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快乐的数学课堂啦,我们已经认识了1—20的数字宝宝,还知道可以用数字宝宝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几道算术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
1、(出示课件)做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小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计算题做的又快又准确,小猴聪聪奖励大家,拿来一些桃子,我们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啊?怎样列算式呢?谁能说一说?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9 + 4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猴聪聪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不同的萝卜,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怎样列算式?
板书: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习
让我们运用凑十法来解决两个小问题吧!
1、想一想,算一算。请学生说算法
2、发题卡,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游戏《找朋友》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五、作业
课本89页第1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 篇五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凑十法。
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明了图意。
师:同学们,学校召开了运动会,你们看,多热闹啊!
2、你从图上看到多少人在做什么运动呢?(请学生到屏幕上指述,教师相机贴纸:踢毽子有9人,跳绳的有三人,跳远的有7人)
3、学生看放大的饮料图上,生说出图意: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什么意思?
生:箱子里有9盒饮料,箱子外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呢?(引导学生说出算式:9+4)
师:那么究竟怎么算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摆算算。(板贴小棒图,然后巡视)
4、生汇报计算方法。
师:刚才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在认真地摆小棒计算,现在请小朋友出来当小老师,指着小棒图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请学生到黑板指小棒图,师归纳出接数法,数数法,凑十法)
(板贴三种方法,凑十法排最上面,十字用红笔标注)
5、重点学习凑十法。
师:同学们,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那一种呢?(生发表意见)
师:老师最喜欢凑十法,因为用它来计算我们能更快地得出结果,你们喜欢吗?现在我们把用凑十法来计算饮料盒的过程写出来,好吗?
(师演示整个凑十计算过程,完成数字图。)
师:(缓述)9+4,(手指着4)把4根分成1根和3根两堆(手指小棒,在在4的下面写出分成),将分出来的1根和左边的9根小棒圈起来,
再将数字图的9和1用线连起来,写上10,(手指10和分出来的3),10加3得13.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能认真看和听,现在请同位指着数字图互相说说用凑十法想的过程。(同位互说一次)
6、一生到黑板指述。
同学们说得真认真,现在老师请了一位小老师出来指着图说一说想的过程。
6、质疑。
师:这位小老师说得不错,我想考考你,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呢?
(直接请出来的学生回答)
师:哦,是为了凑成十。你真会思考,掌声!
(二)运用凑十法
过渡:通过观察,对9+4的凑十方法大家都说得很清楚,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9+几(马上板贴课题)
1、重回主题图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用9加几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指事先贴在黑板的三张纸条,老师相机指图补充)(相机板书9+3,9+7)
2、完成例2
师:其实9+3,9+7就是例2所要表达的意思,现在请你独立完成98页例2的两道题目。(看谁动作快)
生:一生到投影机口述两道题的想法,要声音响亮。)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现在请你任选其中的一条把你的想法告诉同位,看谁声音响亮。
三。凑十法
过渡: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今天我们学习9加几,黑板上已经有9+3,9+4,9+7,你还能举出其他9加几的算式吗?。.
1、指黑板上的9加几算式,(师指得数个位上的数和9加几的几画弧线口述:这两个数关系怎样?(得数个位上的数比9加几的几少1)
过渡:刚才我们算9加几都是用凑成十的方法变9加几成10加几来算的。它的方法是怎样的呢?(板书方法二字)我们来一下。
师:师指数字图的4说,把4分成1和3,就是拆小数,拆成1和几(板书拆小数),然后将1和9合起来凑成十(板书凑成十),最后10和分剩的另一个数相加得13.(板书得十几)
2、生质疑。
学到这,你还有什么不明白吗?
过渡:既然都明白了,现在老师带你去逛水果店,想去吗?水果店的阿姨碰到了难题,你愿意帮帮她吗?现在请你打开98页,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3、完成练习。
师: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做完了,一看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站投影机前说自己的解题过程,核对答案)
师:这位同学表现不错,顺利帮水果店的阿姨解决了问题,真棒!有一位小朋友在跟妈妈逛超市的过程中碰到了计算问题,想请你们帮帮他,可以吗?请你赶快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吧。
生:生投影汇报第2题答案。(看看这位同学能否顺利帮小朋友解决困难。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老师特别想和你们玩开火车的游戏,要上火车得有车票才行,想玩的快快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四。巩固凑十法。
已知9根,师报一十几的数,让生猜老师手里有几根。
师:这个游戏老师玩得很开心,我还想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你们想吗?
已知9根,师报一十几的数,让生猜老师手里有几根。
师:还想不想玩一个知多少的游戏呀?(9人加几人)
五。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凑十法,方法是(指板书说),同学们学得很棒!下课!
《9加几》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1页的例3,102页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 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 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 把 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习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6篇《9加几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下一篇:《吆喝》的教学设计(最新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