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优秀4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一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 《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⑵ 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⑶ 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⑷ 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2、自主识字:
⑴ 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⑵ 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⑶ 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⑷ 找朋友游戏:
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⑸ 猜字游戏:
① 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② 看图猜字:
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学习第一段:
⑴ 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⑵ 学生自己练习读。
⑶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⑷ 指名读。
⑸ 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_______________”说话吗?
⑹ 再读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
⑴ 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⑵ 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⑶ 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⑷ 板书:穿衣,不冷。
⑸ 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⑹ 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____________?
⑺ 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⑻ 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⑼ 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⑽ 演一演第二段。
3、第三段:
⑴ 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 (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⑵ 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⑶ 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⑷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⑸ 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______________?
⑹ 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⑺ 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 )小树。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不冷了。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
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⑴ 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 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色。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 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 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 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⑵ 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 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 学生独立书写。
⑤ 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 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与树间的和谐亲密。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与树间的和谐亲密;拓展想象练习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爷爷和小树》的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好不好?(请出咱们的生字宝宝,齐读,开火车比赛!你们这么棒呀!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会更出色!给自己鼓鼓劲 。
二、质疑导课
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呢?(生答)那么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爷爷和小树》。
三、课文学习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两人对读,可以表演读)?
2、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图片)
3、生边讲故事老师边问:课文当中是怎样写的呢?(图片出示出现字幕)
4、理解第一幅图
⑴ 数数共几句话?读第一句:你知道小树的衣裳是什么吗?(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看到这里,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又要提问题了?(边提边找学生回答)
⑵ 教师点拨:小树为什么要穿衣裳?(冬天;若不穿小树会被冻死)
⑶ 出示课件:寒雪中的小树 风声)
⑷ 看着这纷飞的雪花,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冷,小树和你一样也会感觉很冷,它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谁能表演给大家看呢!
⑸ 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为了不让小树受冻,给小树穿上了 所以小树就可见老爷爷对小树是多么的爱护呀!
板书:爱护
⑹ 谁能有感情的读出爷爷对小树的细心爱护(重点放在“冬天、暖和、不冷”)再找学生读。
引入:如果你是小树老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会怎么说?小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它却认真地做了,我们看小树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
5、(展示第二幅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先读课文,再互相提问题。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的好。
6、小组回答教师点拨:
⑴ “绿色的小伞”在这指什么?枝叶茂盛的树冠)
⑵ 爷爷为什么不热了?
延伸:可见人和树之间应当互爱互助(板书)
如果你是爷爷,在树阴下乘凉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喜悦)
请把小树对爷爷的报答之情及爷爷那种满足、喜悦读出来!
⑶ 听录音,感受人和树之间的那种友爱互助的感情。
四、想象练习
(爷爷和小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它们之间永远那么友爱,你能想象一下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又在干什么吗?(出示课件:编故事──)五、拓展天地
1、孩子们,你们看,不管是新春,还是盛夏;也不管是深秋,还是严冬,爷爷和小树都在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此时此刻,你要说些什么吗?(保护树木)
2、当然了,在我们周围也有好多热爱环境,保护树木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树木长得可茂盛了,你想看吗?(展示树木图片),这些树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这么喜人,凝聚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呀!
当然,树木也在不时的回报我们,树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生答:长果实、做木材、做药材、烧火、做家具、净化空气、防沙等等)课件展示“沙化”多可怕呀,没有了树木,就失去了我们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说——
课件:滚动的字幕: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因为树木无时无刻不在回报我们。(伴有歌声)
歌声中,齐读字幕内容,老师结语:
孩子们,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会以自己独特的美丽和洁净来回报我们,不信?请试一试!
【板书】
爷爷和小树
穿衣 爱护 不冷
不热 报答 撑伞
(互爱互助)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三
一年级,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每次学完生字新词,总要复习巩固。别看这是个小环节,如果用得恰当,收益可是想不到的。
复习第一册课文5《爷爷和小树》的生字和新词。
镜头一:
师指着小黑板:跟我读两遍。
爷 爷 爷爷的爷 棵 棵 一棵树的棵 到 到 迟到的到……
(读得整齐,但有气无力,有口无心,更有许多学生是滥竽充数。)
镜头二:
师:让我来检查一下。开小火车读。
生一个接一个:爷 爷 爷爷、棵 棵 一棵树、到 到 迟到……
(读的小朋友比较认真,听的小朋友很懒散。)
镜头三:
师:这些字词最喜欢和认识它的小朋友做朋友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谁能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游戏一:找朋友。(准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生举着拼音卡片:我的朋友在哪里?
另一生拿着相应生字卡片跑到身边:你的朋友在这里。
全班齐拼读该生字两次。
游戏二:找家
经过:
经过:黑板中画好房子,把生字卡片给学生,让他们贴到可以组成词儿的房子里,然后读给同学听。
(学生反映热烈,主动识字、记字,气氛活跃,其中有的词还进了多个房间。)
反思:
这小花样就让课堂效果大变样,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巧妙的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游戏的方法巩固、强化字词,使识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
2、认识“刂、冫、人、灬”四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
1、字卡
2、画有冬天和夏天小树的黑板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你们喜欢小树吗?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可爱的小树的课文。
2、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利用亲切的对话,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课文,拿也铅笔划一划不认识的字。
(在自读时,要求应具体、到位,另外,引导自读时语言应尽量带有鼓励性。在学生读课文时,培养学生读读划划的习惯。)
2、教师指导
你有哪些字不认识?从字卡里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这种生字呈现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3、引导学生学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辨义。
4、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剩余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5、汇报,反馈。
(识字的教学我采取先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习,再分组学习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先明确感受一定的识字方法,再交流。)
6、认识偏旁“刂、冫、人、灬”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习了生字,我想同学们一定急着读课文了,别急,大家先看一幅图。(出示黑板,画面内容为一棵在寒风中落光了叶子的小树。)
冬天来了,天多么冷啊!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呢?
2、读读课文,然后告诉我爷爷是怎样做的?
帮助学生理解“暖和的衣裳”
3、大家再想想,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出示图2,内容为一棵长满了绿叶的小树。
小树在爷爷的帮助下度过了寒冬,春天来了,他长出了小叶,到了夏天,小叶变成了大叶子,他一直想谢谢爷爷,可它不会说呀,怎么办呢?
4、读读课文第二个自然段吧。
指名读。
5、你知道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吗?
什么是“绿色的小伞”?
6、自由读课文
7、朗读感悟这一部分的设计我想体现以下几点:
⑴ 坚持从读中悟,自读自悟的原则。
⑵ 注重过程的趣味性。
⑶ 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四、适度扩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一棵小树要长成大树可并不容易,需要人帮助还不能受到伤害,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帮小树做什么呢?
2、让我们用彩笔画一棵美丽、可爱的小树,好吗?
(环境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意识之一,本课的安排目的之一即培养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的环境意识,这个环节是为了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深化,形成初步环境意识而安排的。)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上一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下一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