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范例5篇
微课教学反思 篇一
本次课是“换物跑与游戏”结合的一节体育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换物接力跑”的练习,学会“换物接力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快速奔跑能力,发展学生腿部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顽强、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整个课程设计密度适合于本年段的学生们,更加倾向于他们在“玩中学”的心理。
“为了我们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是引领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专业人士,要是专业人士自己不努力去学习,这“引领”和“帮助”就成为无用的说教。可想而知,这样的“专业人士”不可能成为学校和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是“以体示范”、“以智示范”、“以德示范”。体育教师要通过学习和阅读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我们要面对新课程的实施策略、内容体系、目标要求、设计思路的发展和变化。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只有养成终身学习良好习惯,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当这节课上完后自己深深的叹了一口闷气,虽然上的不是很理想,起码是用了一番心,能够把一节课完完整整的上完确实不容易。我决心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多想办法,力争把体育课上的更好。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过程与方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4、重点: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结构;掌握加聚反应历程;能够正确书写加聚反应方程式。
5、难点:加聚反应历程。
二、教学过程:
1、导课:
视频展示生活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制造人造血管的高分子化合物。
2、新课:
(1)、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
教师展示基本概念:相对分子质量达几万甚至几千万,通常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有时,又称高聚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等。
学生思考:已知化合物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如图: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吗?
讨论: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判断不属于高分子。
(2)、高分子的结构
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结构并不复杂,往往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
例:聚乙烯
聚乙烯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所有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M=28×n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链节的相对质量×n
(3)、高分子简命名:在单体名称前加一“聚”字。
例如:
单体:乙烯高分子:聚乙烯
思考:试写出高分子聚四氟乙烯单体的结构式。
(4)、合成方法
加聚反应: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实质:加成反应
对象:含碳碳双键、叁键的有机物
反应历程:flash动画展示乙烯加聚历程
加聚反应特点:只有单体中双键或叁键上的碳才能成为聚合物链节的主链碳,其与碳链均作为支链。
例如:丙烯的加聚反应
flash动画展示丙烯加聚历程
(5)、练习:基础题
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油脂C.纤维素D.蛋白质
2、思考与交流
单体名称
单体结构简式
聚合物
乙烯
CH2=CH2
丙烯
CH2=CHCH3
氯乙烯
CH2=CHCl
丙烯腈
CH2=CHCN
丙烯酸
CH2=CHCOOH
乙炔
HC≡CH
练习:提升题
1.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相同B.两者都是纯净物
C.两者的物质状态相同D.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2、请写出下列聚合物的单体
聚合物:单体:CH2=CH-CH=CH2
聚合物:单体:CH2=CH-CH3
(6)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对高分子基本概念、结构、命名进行了了解;而是体会了不饱和键锻裂形成高分子的过程,这一加聚历程是我们本次课的重难点。
时间表达法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
教学内容:牛津4B Unit7 My day时间表达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整点,半点,一刻时间表达法。 教学流程:1.介绍微课主题:时间表达法。
2、回顾上一课时知识点,即Kitty的一天动词短语
3、新授
1)整点表达法。介绍单词o’clock.相继举例子
8:00 eight o’clock 3:00 three o’clock. 2)半点表达法。介绍单词half 一半,30分钟。并说明半点表达法使用倒读法,即先说分针,再说时针,使用介词past连接。然后举例子:7:30 9:30 12:30. 3)一刻表达法。介绍单词a quarter 一刻, 15分钟。表达法同半点表达,使用介词past连接。举例子:1:15 12:15 4)三刻表达法。展示时钟左右半圆。向同学们说明:当时间在30分钟内,也就是时钟右半边,我们使用介词past 来连接分针和时针。而时间过半后,我们通常使用介词to来连接下一个时间点,表示“几点差一刻”例如:2:45 a quarter to three.再让同学们试着说一说: 5:45 4.回顾Kitty的一天,看图片,填空完成四幅图的四个时间表达。
5、布置家庭作业,让同学们试着说一说以下时间表达。 19:15 20:45 21:00 16:30 18:30 20:00
设计者:鲍蓓
育红小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篇四
1、赏析语言特点,体会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本站推荐 篇五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酿溪一小 黄志汉
一、知识点来源: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二、录制工具和方法:
电脑录制
三、设计思路: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
在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过程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情感目标: 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1、用小棒摆出长方形,回顾长方形的特点
2、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3、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七、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问题,只要你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八、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 长方形周长=长×2+宽×2 长方形周长=(长+宽)×2 设计的理由:
我设计的理念新,活动实,算法活,探究真。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立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一周边线的长度。为了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我首先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复习周长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边线,摸一摸卡纸的边线,为下面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做铺垫。
2、注重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积累探究活动的经验。探究长方形的周长,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结合描边线的手势,学生直观感悟到,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卡纸的两条长与宽的和。带着问题去探究,学生的操作目的性强,这为学生探究算法做好了几何直观的准备。结合前面的动手操作与数学思考,学生一边想,一边描边线,周长的计算方法如到渠之水,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沿着边线首尾一周的学生首先展现了4边之和——长+长+宽+宽;先描两条长,再描两条宽的同学,又展示了长×2+宽×2。结合孩子的展示成果,我问,有没有更为简洁的计算方法呢?学生根据乘法的结合律又列出(长+宽)×2。算法的多样化在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没有刻意的让孩子用哪一种方法去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而是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这个探究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情境,取材简单,一张长方形的卡纸,而探究的过程具体,探究的结果成效显著。是一个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特别推荐给大家。一谈到探究,有的老师认为没有实验器材,学生不知道如何探究,师生总是谈虎色变,而我的设计既轻松,又简单!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下一篇:金钱的魔力优秀教学设计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