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必考知识点--珍藏!优秀5篇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众鼎号为您带来了5篇《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必考知识点--珍藏!》,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一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8、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9、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0.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1、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2、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3、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4、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正确
15、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16、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7、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18、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19、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0、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1、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2、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3、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4、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5.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6、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7.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28、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篇二
一、化学之最
(三)酸: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
6、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碳酸氢钠NaHCO3 , 碳酸氢钙Ca(HCO3 )2
磷酸二氢钠NaH2 PO4
磷酸二氢钾H2 PO4
硫酸氢钠NaHSO4
硫酸氢钾HSO4
7、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
8、其他盐
高锰酸钾MnO4
锰酸钾2MnO4
氯酸钾ClO3
硫化钠Na2 S
碘酸钾 IO3
亚硝酸钠NaNO2
硫化钾2 S
二、化学方程式和计算
1、计算
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
①化学式写正确
②方程式要配平
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步骤:
⑴解、设
⑵化学方程式
⑶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
⑷列比例
⑸答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
质量比等于 2ClO3 2Cl + 3O2 ↑
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 245 149 96
①微观意义:每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
②宏观(质的)意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③量的意义: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注意:“+”不能读成“加”,“=”不能读成“等于”要读为“生成”。
3.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有水生成 有CO2生成(各写两个)
化合反应 2H2 +O2 2H2O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其他反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篇三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注意长短 篇四
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先调平,后称量;添加砝码时,先放质量大的珐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称量一定量固体药品时,先加砝码、调游码。后加药品;称量未知固体药品质量时。先放药品,后加砝码、调游码。
2、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反应结束后,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
4、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5、用H2或CO还原氧化铜时,先通H2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H2。
6、检验多种气体时。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
7、除去多种杂质气体时。先除其他气体。后除水蒸气。
8、稀释浓硫酸时。先在容器中加水。后慢慢倒入酸。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篇五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沼气:CH4、煤气:CO、水煤气:CO、H2、天然气:CH4、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石灰浆、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大理石、石灰石:CaCO3、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必考知识点--珍藏!》,能够帮助到您,是众鼎号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