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最新10篇
初二物理复习提纲物理是学生们到了初二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的,虽然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但是很多学生表示在初中物理这个部分感觉很难,众鼎号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篇一
【声】重点知识
①声的传播(以波的形式)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
④超声波、次声波
⑤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快速提高物理成绩的方法 篇二
1、想学好物理一定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每次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认真真的预习,这样才可以知道哪里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等到课堂中老师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这一部分。
2、课堂中一定要聚精会神的听课,可能你的稍微不留神就会错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物理知识点是一个套着一个的,所以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听讲。
3、课后的复习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听懂是一回事,如果不及时复习会很快遗忘,最好把老师上课教的例题自己给做一遍,这样才是掌握了上课老师所教的知识点。
4、大量的习题是快速提高物理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可以买一两本有用的习题讲解,平时多做这些题,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参考讲解,然后自己再做一便。大量的做题会使我们碰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认真掌握他们吧。
5、要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这是学好每门课都必须要做的,物理也不例外。错题肯定是我们没有学好的地方,常把错题拿出来看看,在错题中多总结思考,这有助于我们快速提高物理成绩。
电与磁】重点知识 篇三
一①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物质
②磁极:南极、北极。磁性最强
③磁化:在磁铁和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
坏处:手表磁化后不准、电视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
二①磁场真实存在
②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假想的线
③地磁场——动物罗盘
三①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
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③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 螺线管的N极。
④电磁铁。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材料、大小
⑤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四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②电动机的构造:转子和定子
五①磁生电(电磁感应)——法拉第
②闭合电流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③发电机(直流、交流)
④磁记录(录音-电磁感应;放音-电流磁效应)
2021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篇四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毫瓦(mW)
8、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15、焦耳定律:(www.1126888.com)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透镜】重点知识 篇五
一凸透镜
①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
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测焦距小实验
④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远视镜
?⑤◤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f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v=2f
f2f
uu
二凹透镜
①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成虚像
④应用:近视镜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 篇六
一、多观察、打好物理基础
1、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初中物理在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很有趣的,因为物理这门课是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很多初中物理的定理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但是到了后期很多学生会觉得物理很难学不好,这是因为后期有什么题是需要计算并且思考的,所以如果初中生们想要学好物理,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基础打好,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和身边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基本的公式、规律、概念是必须要记得的,这也是物理中最基础的内容了,初中生想要轻松的学习物理,那么就一定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的运用初中物理的题,这样才是比较正确的方法。
二、建立物理的错题本
1、其实包括初中物理在内很多题目都是需要反复的更改的,再聪明的学生也不可能一道题都不错,那么如果初中生们在物理知识点上出现了错误,可以选择把这些错误总结出来,然后定期的去清理自己的错题本,把之前做错过的题都重新做一遍。
2、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的初中生觉得自己的物理题怎么做也做不好,甚至一个类型的题都有有些困难,那么这时候初中生们就要学会在物理题的根本上找原因,做不好类型题肯定是因为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清楚,初中生们这时就要学会从根本上找原因了。
三、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思维
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大量的知识而导致自己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这些也是初中生们应该克服的,并且学生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方式,这样才是能够更快速的更稳定的提高自己的初中物理学习成绩。
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篇七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p="">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W总×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学习物理的方法 篇八
1、关于上课听课方面,我认为物理课不必全堂课都认认真真去听,听重点就可以了,既然已经预习了,上新课可以说是和复习没什么不同,但是重点难点还是听一遍要好,恰当休息大脑,对学习更有好处,我也是这样做的,物理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所以我不相信老师家长那些古板的理论。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点只是建议,大家可以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上课方式。
2、接着说一下做题方面,物理题目应该要多做,也就是题海战术吧,但是还是要恰当分配时间的,高中作业往往都做不完。作业实在太多的话,应该选择放弃选择题,完成计算题更好。但是对于一部分选择题不好但计算题还行的同学,还是建议多做选择为妙。
3、理解公式和概念,物理是理科科目,死记硬背是不行的,理解才是硬道理。要学会联系生活,举一反三,把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
4、最后,把学习物理作为一种爱好,物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物理也能创造美丽,有一句话道出了各科的特点:“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习题做不完“我对物理感兴趣不仅是因为学习,而且是因为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相当重要,在生活中应用到的时候很多。
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篇九
机械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速度公式:v=s/t公式变形:求路程--s=tv求时间--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合力公式:F=F1+F2[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F1-F2[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ρ=m/v
浮力公式:F浮=G-FF浮=G排=m排gF浮=ρ液gV排
压强公式:p=F/s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杠杆的平衡条件:F1xL1=F2xL2
滑轮组:F=G总/ns=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F=Gs=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F=G/ns=2h
机械功公式:W=Fs
功率公式:P=W/t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物态变化】重点知识 篇十
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汽化:液态变气态。汽化吸热。分两种:蒸发和沸腾。
④液化:气态变液态。条件:遇冷
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樟脑片
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雾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10篇《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上一篇:简单英语怎么写3篇
下一篇:新手如何养仓鼠【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