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材料优秀4篇
国测一大队一般是指“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你知道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材料有哪些吗?这次众鼎号为您整理了4篇《2021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材料》,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 篇一
等待嘉宾前来录制节目的过程中,接到通知,国测一大队作业组长、党小组组长聂晶,因远在外地进行测绘工作,任务紧急赶不回来,将临时委派应急测绘中心技术负责人张德成作为年轻队员的代表前来。
队员张德成是个很阳光开朗的年轻人,刚刚结婚不久。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安,他进入单位的第一份任务就是远派西部地区几个月。被问及到西部地区进行测绘工作的相关事情,他不曾提过任何的辛苦与不适,倒是带着“80后”特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饶有兴趣地讲了一个故事:
他们在西部地区进行测绘时经常晚上要住帐篷,有一天早晨醒来,刚打开帐篷门,看到帐篷外一位骆驼君好奇而探究地盯着他们看。于是,赶紧钻回帐篷,大家从里面把帐篷移走了。
讲完故事,似乎又想到当时的情景,他自己先笑开了。对他来说,日常的出差奔波,似乎是家常便饭,没什么好说的了。
像老队员郁期青说的,国测一大队在技术设备和安全管理方面做得越来越好,近20年已经极少发生队员牺牲殉职的情况。但是,高山戈壁、沙漠荒原没有变,“一年出去10个月,回来待两个月”的常态作业也没有变。看着和导演交流话题时,流着泪却语句坚定支持爱人测绘事业的两位队员妻子,突然禁不住心头一酸……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 篇二
王尧副书记说,珠峰高程测量是一项彰显我国测绘技术水平的国家工程,是一次科学精神、“中国精度”的攀登,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值得师生不断学习和弘扬,激励我们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为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
在一段感人至深、记录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顶实况视频之后,李国鹏队长开始了他的报告。李队长首先简要介绍了国测一大队的情况,大队成立以来,七测珠峰、两下南极、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1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52次深入西藏无人区,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测出了近半个中国的大地测量控制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精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在国际测绘地理信息舞台上,展示出了中国力量。他描述了三代测绘人,在面对严寒、饥渴、匪患等生死关头,为了国家利益做出的不悔抉择,重点讲述了“七测珠峰”的感人往事。在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过程中,为了得到精确数据,有队员在峰顶高寒中摘下手套操作仪器;有队员在峰顶无氧停留1个半小时完成任务;有多名队员在7千米高寒高海拔环境中坚守九晚十天;为保障国产重力仪器准确工作,仪器住在帐篷中心,队员守护在湿冷的帐篷外围;临时党支部在两次受阻,登顶机会窗口逐渐缩小下的无畏选择与奋勇攀登。珠峰测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气象观测、后勤保障、仪器仪表设备等每一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丝丝细节、一个个画面,无不贯穿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热爱祖国、团结奉献、勇于牺牲、奋发图强等革命精神的鲜亮底色。国测一大队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乃至抗疫精神一样,成为党在不同时期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总写照,汇聚成为国奉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总篇章。
刘站科副总工围绕珠峰测高的技术方法为中心,介绍了珠峰高程测量的历史历程、技术方法以及他的感想与思考。他说,在珠峰测高的历史历程中,我国早在18世纪初就进行了测量。围绕着珠峰高程,历史上就有许多科学争论和国家角力。因此,犹如家长关心自己孩子身高一样,不断进行高技术水平的测高意义重大。精确的高程数据依赖于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不但彰显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也为相关学科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工程。他还介绍了此次测高已取得的全面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峰顶测绘仪器全部国产化、首次获得高精度峰顶重力数据、首次获取峰顶高精度气象观测数据等技术成就。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 篇三
国测一大队长、党委副书记李国鹏是位性格开朗、身体壮硕的“70后”,爱好是每天早晨出门行走3公里。作为国测一大队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国测绘事业的不断发展,他们这一代测绘人的足迹更是遍布祖国的山川沼泽、河流荒原,从珠峰之巅到东海之滨,从炎热的南海到酷寒的北疆,从地温高达70摄氏度的火焰山,到最冷时零下45度的北疆阿勒泰地区……无不留有他们负重前行、纵横千里的身影。
“我们在一个标注自己去过哪儿的APP上做标记时,别人都是标注去过的地方,我们都是标注没去过哪儿。”李国鹏聊天时自豪地说,“我们现在很多人就中国台湾没去过了,希望有机会也能去那里进行测绘工作。”
国测一大队成立64年来,共产党员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先锋模范作用。荒漠高山,抑或激流险滩,国测一大队承担的每一个重大测量任务中,临时党支部总是建在最前面,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走得最远、爬得最高的都是共产党员。作为党委副书记,李国鹏介绍说,目前国测一大队队员50%都是党员,他们组成了测绘队最可靠的中坚力量。我们要继续像习近平同志回信中说的那样,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 篇四
“国测一大队不仅是测绘的技术高地,更是测绘工作者的精神高地。比起物质待遇,成为大队的一员,人生更荣耀。”何子豪说。
1991年出生的何子豪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放弃入职待遇优厚的城市规划院,选择了国测一大队。刚到大队,何子豪就被派往甘肃西部进行为期5个月的水准测量。他每天在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扛着15公斤重的仪器行走在沙漠戈壁。
今年26岁的张伟琪是2020珠峰登山测量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作为新一代测绘工作者,张伟琪入队时就学习了国测一大队的光荣历史。“我们是在执行国家任务,我们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挫折困难面前,张伟琪这样激励自己。
今年50多岁的郭赞峰看着队里的这些年轻队员,时常会想到自己。作为一名“测二代”,他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国测一大队的一员。参加工作以来,他8次进入青藏高原、40多次前往新疆和内蒙古等地,曾一个人在高原的野外观测点守了28天。
“珠峰上氧气永远是不足的,戈壁滩的风沙永远是猛烈的,忠诚奉献永远是这个队伍的魂。”李国鹏说。
自1954年成立以来,国测一大队一代代的测绘队员,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测绘奇迹”,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凝铸了“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国测一大队精神。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
5年来,国测一大队大力促进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支部建在中队”的原则,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做到了基层组织全覆盖。在山阳县山体滑坡应急救援、三沙航空重力等项目中,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我感觉国测一大队精神就如同一粒种子,在新一代队员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传承和发扬着国测一大队精神的同时,赋予其新的内涵,那就是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6月29日,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暨建党99周年座谈会上,邵世坤代表老队员、老党员发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4篇《2021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材料》,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