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介绍_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心得最新7篇

众鼎号 分享 时间:

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名单,由中央文明委批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办联合举办。让人民群众和各组织在年3月推荐,之后在6月进行集中宣传公示,介绍候选人的个人信息和主要事迹,同时进行全国活动投票,之后根据结果提出获奖者建议名单,最后中央文明委审定名单,召开座谈会和颁奖仪式。58位年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名单出炉,14位助人为乐模范、8位见义勇为模范、11位诚实守信模范、19位敬业奉献模范和6位孝老爱亲模范。这里给大家做一下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介绍_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心得》,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篇一

刘付昌,男,汉族,1922年5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鲁班街道山水社区居民。郭德刚,男,汉族,1951年1月生,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鲁班街道隆堡社区居民。

刘付昌、郭德刚两名退伍军人,在烈士陵园接力守陵50余年,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用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让英烈事迹代代相传。

遵义市仁怀市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长眠着长征中牺牲的红军烈士。1968年,遵照组织安排,退伍军人刘付昌接受了守护烈士陵园的任务,立下“我一定守好,守到老死”的誓言。他修围墙、修道路、修墓地,栽树、扫地……一守就是50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在守陵的同时,他还向前来祭奠烈士、为英魂扫墓的人们讲述红军故事3000多场次,让更多人了解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迹。

为了维修烈士陵园,刘付昌带着工人从山脚下一块一块把砖背上山,再一块一块用砖砌起围墙。陵园里杂草丛生,刘付昌又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脚下背土上山,然后种上树木。有时候,甚至将石旮旯凿出洞,再培土种上柏树。这一干就是3年,工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刘付昌始终坚持。陵园修缮完毕,刘付昌就在烈士墓旁搭起简易工棚安了“家”,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长眠于此的红军烈士。

1999年,同为退伍军人的郭德刚了解到刘付昌老人守护烈士陵园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主动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成为烈士陵园的第二代守护者。刘付昌老人用50年的时间践行“守到死”的承诺,在他逝世后,郭德刚不负重托,接力守护好陵园的每一寸土地。

两代守陵人守护的是烈士忠魂,坚守的是对党忠诚的初心和承诺践诺的使命。

刘付昌荣登“中国好人榜”。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300字 篇二

从事“三农”工作7年来,她带领团队打造十里莲花养心谷项目,将荒地变成了良田、危房变成了民宿、农民变成了管家,贫困村变成了网红村。该项目成了武汉市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和湖北省休闲农业的样板。

因为对土地的热爱,她选择农业题材,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改变传统销售模式,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当地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同时,让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实现了脱贫。

不忘初心,回馈众邻。2020年武汉发生疫情后,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为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送去食材和防疫物质,为武汉市220个社区、蔡甸区13个福利院配送食材6500吨,给蔡甸区红十字会捐赠物资65万元。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篇三

文花枝,女,中共党员,25岁,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导游员,现湘潭大学学生。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中国女孩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后己的行动,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

2005年8月28日,陕西洛川,一场旅游途中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车厢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旅游大巴车被撞得严重变形,车内血肉模糊,乱作一团。危急时刻,车厢里传来导游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励声。这个声音虽然微弱,却透着一股沉稳、坚定,像黑暗中的一线光束,让受伤、受惊的游客从死亡的噩梦里看到生的希望。事后许多亲历者都说,正是这个很有穿透力的声音,给了大家支撑下去的勇气。其实,在这起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但重伤的她一直牢记着自己的神圣职责。当施救人员一次次向她走过来,她总是吃力地摇摇头说:我是导游,我没事,请先救游客!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时间里,她多次昏迷,但只要一醒过来,就不停地为大家鼓劲、加油。文花枝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她左腿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

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术。她才20多岁,正是一个女孩最宝贵灿烂的青春年华。半个多月后,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条腿的残酷事实,出事之后一直没有流泪的花枝流泪了。但几分钟后,再抬起头的她眼里已没有了泪水。也就是从这天起,花枝还是像从前那样,总是用微笑面对一切。

文花枝一直是一个用真诚和微笑对待游客的阳光女孩。她常说:作为导游就是要把游客当成朋友和亲人。每带一个团,她都按事先的承诺服务;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提醒游客购物要谨慎;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先安排好游客,自己最后才吃。游客称赞,她是我们人品上的“导游”,是我们职业道德的“导游”。

2006年,文花枝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篇四

古运祥,男,李家疃镇常重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先后6次自费5万余元在常重村、东大姑庙村、武吉村、成安人民广场等地举办“我为老人洗洗脚”活动,凡自愿参加活动的,均免费赠送足浴盆和毛巾。

以活动为载体,在全县鼓励传递孝心和爱心,让广大群众用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孝老敬老,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弘扬家庭美德,传递和谐和睦的文明家风,努力在全县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古运祥曾入围“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并先后被评为“第五届邯郸市道德模范”“邯郸市最美家庭”“成安县最美家庭”“德孝信好村民”等荣誉称号。

2022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篇五

XXX,男,汉族,1968年11月出生于达旗原乌兰公社(今恩格贝镇)新华大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6年到达旗水利局参加工作,2019年XXX被派到恩格贝镇元宝湾村驻村工作,现元宝湾村驻村干部。

参加工作30多年,无论他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秉持着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干部就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信念。一直以来,XXX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他热爱农村,热爱农业,更热爱农民,他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三农”工作之中,力争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XXX把老乡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老乡的尊重、爱护和关心。他坚持“三一块儿”相处:和老乡想到一块儿,说到一块儿,干到一块儿。他始终用行动和付出证明:只有真心为大伙,才会赢得村民的认可和赞誉。

起早贪黑只为保乡亲安宁

XXX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刚参加工作就学习掌握了推土机驾驶技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可以说达旗的水利工程,都是他们土方施工队完成的。1989年刚参加工作不久就遇上了大树湾防洪堤决口,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在旦夕,那时的XXX真是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每天驾驶着推土机奋战在最前线,饿了一个大烙饼,喝了一壶白开水,夜以继日的干了20多天,终于堵住了缺口。

在1990年罕台川提坝加固工程中,每天天刚蒙蒙亮,XXX和他的同事们就发动机车出发了,每个人发个大烙饼和一壶水就去施工去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午餐只能在工地吃,吃完饭就继续赶进度,车里的温度比外面的温度还高,有时一刮大风,吃饭时嘴里就难免有沙子进去。

2008年随着水利局的结构调整,XXX所在的部门随之改编为防汛抗旱服务队,他也随之被安排到解放滩堤防所,负责管护黄河堤河段的管护工作。防凌、防汛是一个警惕性特别高的工作,汛期必须24小时巡堤查险,其时XXX总是昼夜坚守着岗位。

下乡驻村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2016年,XXX响应旗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号召,被分配到树林召镇二锁圪梁村,成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下乡驻村期间,XXX始终保持着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心态。刚进村他就响应上级的部署,实施乡村卫生大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卫生清理“五堆”是他的强项。他亲自率领一支清理车队,开着装载机、铲车、工程车,通过一个月时间清理打扫,村里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锁圪梁是一个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的地方,怎样才能有效利用盐碱地?XXX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得知,原来盐碱地很适宜甜菜种植。2017年,在村两委和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经XXX多方联系引进骑士乳业集团,骑士集团通过实地调研和协调,最终和骑士集团在该村达成了种植甜菜试验田合作。这一年收获颇丰,多项指标已达成预定指标,2018年根据村民意愿,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17年树林召镇镇政府通过XXX所在的单位,要求他继续留住二锁圪梁驻村工作。在他驻村期间,二锁圪梁村被鄂尔多斯市指定为“鄂尔多斯文艺创作艺术基地”。这使XXX更加有了用武之地。

农闲时,XXX也经常与本土农民书画爱好者进行书画切磋和学习交流,并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7年在旗政府牵头主办、文联承办的主题为“多彩达拉特靓丽黄河湾”的活动中,多次下乡镇参与采风笔会活动,参加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丰收节和开河节大型笔会采风活动,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为我旗振兴乡村旅游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走乡串户为农民办实事是心头好

2018年单位领导和他谈话,希望他到展旦召苏木建设村驻村工作,XXX毫不犹豫的进驻了该村。刚一进村就遇到了长胜村和建设村因浇地路毁发生矛盾纠纷,这些都是由来已久的问题,通过了解后XXX主动和帮扶单位联系,多方协调,给村里解决过路涵管70多米,解决了两村的过路难问题,也解决了两村常年积累下的矛盾。

2019年XXX被派到恩格贝镇元宝湾村驻村工作,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他始终以身作则,认真落实上级领导的任务,积极配合村两委和包村干部,完善了截伏流遗留工程,使当地老百姓土地收入增加了20%。

驻村期间郭树宝发现,农民很辛苦,也没有时间到城里做体检,XXX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他就和旗扶贫办联系,通过多方和欣康医院协调,为元宝湾村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义诊。

元宝湾村共9个社,村子住户多分散不集中,由于下乡车辆紧缺,该村白主任就把自己的摩托车借给了他进行入户。大部分农民白天都在地里干活儿,有的养殖户放牧每天回来的很晚,他就抽晚上的时间入户。一次,在去辛家圪堵入户的途中,因晚上视线不太好,加之砂石路居多,在途中不慎滑倒,手部、腿部都受到了轻伤,衣服也划破了,摩托车灯罩也破损了,在原地缓了半个多小时,他才慢慢起来。有村民问XXX:“你一个人住在村里不怕不孤吗,”他笑着说:“我下乡已经快四年了,我上班这些年来都是在外面跑,已经习惯了。”

在元宝湾村驻村期间,通过该村的实际情况和帮扶单位共同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元宝湾村主要现状是电力不足,也是梁外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XXX四处奔波,八方化缘,在工作单位和帮扶单位的协调下,今年给元宝湾村上变压器5台,解决了该村因电力不 www.huzhidao.com 足吃水难问题,为该村上的3000亩节水灌溉工程,预计年底竣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XXX现为鄂尔多斯市美术家理事、达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5年荣获鄂尔多斯市第一届廉政书画作品二等奖;2018年其书画作品《早春》获自治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美术作品优秀奖。

2022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篇六

XXX,男,蒙古族,1986年生,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二级警长。

自2011年入警以来,XXX同志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殚精竭虑,一切只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敬业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平凡却又不平凡的职责和使命。

2012年时XXX同志主动申请去玉树参加灾后重建工作,这期间XXX同志得了一次重感冒,在玉树治疗期间,由于气候条件和当地的医疗水平,医生建议XXX同志回西宁治疗,但XXX同志依然坚持上岗,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身体才恢复。

2013年,他再次主动要求报名去玉树参加灾后重建。在哪里都有他的身影,站完岗、放完哨他就主动去厨房帮厨,闲暇的时间主动去老乡家里干活,就没有看到过他休息的时候。

2014年,XXX同志主动申请去果洛维稳一个月。他常说:“我家里没有困难,让那些家里有困难的同志留下吧!”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每天轮班休息的时间也只有那么几个小时,有时候坐着也能睡着,虽然身体很累,但心里却是很自豪,能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2015年,XXX同志在一大队担任民警,火车站是一个交通压力很大的辖区,“黑车”较为猖狂,乱停乱放、无牌无证的三轮车、残疾人助力车等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火车站及周边的交通环境及群众出行安全,为此,XXX同志和中队的其他同事一起对常年“驻守”在这里的“黑车”进行作文吧了专项整治,严格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执法。这里的“黑车”司机对他进行威胁和恐吓,但他并没有退缩,依然与这些违法的行为做斗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火车站的“黑车”问题有效的解决,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XXX同志经常说:“工作中和执勤中,只要对遇到的每一位司机耐心一点、工作态度在好一点,其实工作也没有那么难。”在平常的工作中XXX同志经常会发现一些违法行为,他始终与违法行为做斗争,2016年的一天,在正常的执勤过程中他发现了一名驾驶员神情恍惚,职业的明锐性告诉他这位驾驶员一定有问题,在他的仔细盘查下,发现这名驾驶员是一名贩毒人员,并在他的车上发现并缴获了毒品、管制刀具以及其他违禁品,在他的全力配合下,这名贩毒人员已绳之以法,查货的毒品都已经被销毁。

2018年,连续一周在单位值班的XXX同志,因前期感冒无法正常休息加上一周疲劳的工作,他因病住院进行治疗,医生说“为什么拖这么久才来?要是再晚一些都会有生命危险的!”他只是说:“最近有点忙,正好赶上值班。”医生也只能摇头。2017年,在一次执勤中XXX示意让一位司机停车,结果他被一名司机拖着跑了几米,一个猛的刹车他又被弹了回来,导致他的腰受了伤,在家中休息了两周之后他又匆匆返回了工作岗位,当时家人都反对他去上班,因为医生建议至少休息一个月,可XXX同志却说:“这点小伤算什么,我没事的,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就这样他的身影每天都穿梭在大街小巷。

2022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篇七

XX,男,1976年3月出生,汉族,XX省XX县人,本科学历,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2000年7月参加工作,200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XX县医院呼吸内科主任。2020年12月,被评为第六届运城市道德模范。

该同志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勤奋好学,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廉洁行医。他始终把做一名好医生当作自己的追求,刻苦钻研医疗业务,坚守工作岗位,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临床一线,抢救了无数危重患者,他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和专业技术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目前已成为慢阻肺联盟委员、山西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山西医学会免疫分会委员。

从事内科工作20年来,他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深切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全面的业务知识。他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一方面通过自学、外出学习深造、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作经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医疗知识和业务水平,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作为科室的第一责任人,他注重科室科学化管理及人员梯队化建设,力争打造优秀科室和品牌科室。一是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任人唯贤,积极发挥业务骨干的引领作用;二是通过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业务知识、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努力打造学习氛围浓、服务态度好、医护质量优的团队。三是注重引进新技术,他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支气管镜培训学习,引进支气管镜的检查及治疗技术,使全院肿瘤及危重症的治疗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他力主引进血气分析及FENO,为呼吸系统危重症的治疗及鉴别诊断提供更精确的依据。在他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团结协作,把呼吸内科打造成了一支业务精湛、服务一流、凝聚力强的优秀团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县医院于1月24日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XX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共产党员成为专家组成员之一,他主动请缨担任普通发热病区负责人,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一线。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带领7名医务人员24小时坚守在普通发热病区,牺牲春节假期,没有一次回家与亲人团聚。在发热病区,他根据病人症状制定治疗方案、观察病人病情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治疗护理方案,同时向患者宣教新冠肺炎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帮助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仅如此,他还要管理呼吸内科的十多个病人,每天24小时巡回战斗在一楼和五楼两个病区,不间断排查、鉴别、救治患者。

2月11日,XX县医院派出第一支援鄂医疗队,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和一名党员,他第一时间上交“请战书”,担任县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与另外两名队员毅然逆行,不畏危险,深入前线,加入运城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随同XX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赴湖北省天门市开展抗疫救治工作。到达天门后,在天门市第一医院感染一病区进行医疗支援。天门市第一医院感染一病区病人数量较多,特别是重症患者居多,当地的医生已经连续多日超负荷运转,急需医疗力量支援,他们的紧急驰援为天门市的抗击疫情工作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天门市第一医院感染一病区开展新冠肺炎病人救治工作,从最初的陌生、恐惧到之后的从容、镇定,他就象一名驰骋沙场的战士,历经了一场场激烈的生死考验。他凭借多年的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经验,在天门市第一医院使多名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可和赞扬,也得到山西援鄂医疗队的肯定。在救援工作期间,他同时作为二线值班医生指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他的突出表现为山西闻喜的父老乡亲赢得了荣誉,天门市委、市政府特地发来感谢信,感谢山西闻喜医疗队的精湛医术和救死扶伤精神,为山西与湖北两地人民的深厚感情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该同志政治、业务素质过硬,医疗技术水平高超,科室管理能力强,医德医风好,是一名德才兼备、能力素质兼具的优秀党员和医务工作者。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7篇《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介绍_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心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